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为使人们确知含碘物质的存在,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利用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有单质碘生成的性质,选用下列生活常见的物质就可完成.请你从下列物质中选出合适的一组?( )
①自来水 ②食醋 ③淀粉 ④食糖 ⑤碘化钾试纸 ⑥碘酒?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
2、实验题 某中学有甲、乙两个探究性学习小组,他们拟用小颗粒的铝铜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

(一)甲组同学拟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完成实验。
(1)写出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旋开其活塞,一会儿后发现稀硫酸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中。请帮助他们分析其原因:????????????????????????。
(3)实验结束时,生成氢气的体积近似等于:?????????????????????????????????。
(4)锥形瓶中残存的氢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填“有”、“没有”、或“不能判断”),简述理由:???????????????????????????????????????。
(二)乙组同学仔细分析了甲组同学的实验装置后以为,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中的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的体积偏大;实验结束后,连接广口瓶
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的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2)实验中准确测定出4个数据,如下表: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铝铜合金质量(g)
| m1
| m2
|
量液管(C)体积(mL)
| V1
| V2?
利用上述数据计算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
3、实验题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MnO4- + ___ H2C2O4 + ____ H+ = ____ Mn2+ + ___ CO2↑ + 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 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实验题 将试管放人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人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选择题 I.下图是中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请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管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⑵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试管B中盛装NaOH溶液的目的是????????????????????????。 II.上述装置存在明显的不足,为克服上述缺点,某课外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 钙固体;③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 橡皮塞;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如图);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⑥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向试管内 推入氧气(或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⑷实验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 ⑸实验④的实验目的是???????????????????????????????????????。 ⑹实验⑥中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