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红磷与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氧化还原反应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红磷与白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解答:因红磷与白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红磷与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又因红磷与白磷中磷的化合价都是零价,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用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8gO3气体含有NA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t℃时,1?L?pH=6的纯水中,含有1×10-6NA个OH-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
B、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金属做还原剂失电子,氢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C、水电离平衡中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同;
D、标准状况,四氯化碳不是气体.
解答:A、48gO3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NA个O3分子,故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1molH2,金属做还原剂失电子,氢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B正确;
C、t℃时,1 L pH=6的纯水中,水电离平衡中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同;含有1×10-6NA个OH-,故C正确;
D、标准状况,四氯化碳不是气体,11.2 L四氯化碳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质量换算物质的量量计算微粒数,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计算应用,水的电离特征,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H2O2的摩尔质量为
A.18g
B.34g
C.18g/mol
D.34g/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摩尔质量在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因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所以H2O2的摩尔质量为34g/mol,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摩尔质量及其单位,根据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即可判断,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电解质的是
A.Al2O3、CaCO3
B.HClO、Cu
C.C2H6O、CH4
D.NO2、NH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氧化物由负价氧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解答:A.Al2O3由Al、O两种元素组成,且氧元素为负价,属于氧化物;碳酸钙属于盐,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
B.H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Cu属于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C2H6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CH4属于共价化合物,不溶于水,液态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NO2由N、O两种元素组成,且氧元素为负价,属于氧化物;NH3属于共价化合物,液态不导电,溶于水导电,是由于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NH3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电解质的基本概念,比较基础,注意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概念.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胶体是一种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
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③FeCl3溶液可以止血是电解质溶液使胶体聚沉
④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
⑤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
⑥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
⑦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⑧向Al(OH)3胶体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
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⑦
D.①④⑤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①胶体是一种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
②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③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能产生聚沉;
④书写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时Fe(OH)3不是沉淀;
⑤胶体能 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⑥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
⑦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⑧NaOH溶液是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Al(OH)3沉淀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溶解.
解答:①胶体是一种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故①正确;
②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②正确;
③血液是胶体,FeCl3溶液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可以使胶体聚沉,故③正确;
④书写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时Fe(OH)3不是沉淀,正确是的:Fe3++3H2O
Fe(OH)3+3H+,故④错误;
⑤氯化钠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故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故⑤正确;
⑥胶体能够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胶体呈电中性,故⑥错误;
⑦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故⑦错误;
⑧NaOH溶液是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Al(OH)3沉淀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溶解,故⑧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