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03→K20+5Na20+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2.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0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10NaN3+2KN03→K20+5Na20+16N2↑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0,反应中共转移10电子,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由反应可知,生成16molN2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则该反应生成氮气为
=2mol,以此来解答.
解答:10NaN3+2KN03→K20+5Na20+16N2↑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0,反应中共转移10电子,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由反应可知,生成16molN2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则该反应生成氮气为
=2mol,
A.生成标况下氮气的体积为2mol×22.4L/mol=44.8L,故A错误;
B.由反应可知,被还原的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故B错误;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5-0)=1.25mol,故C正确;
D.转移2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为30mol,则转移1.25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8.75mo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将N3-作为整体来分析是解答的难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铜一般用电解法进行冶炼
B.铝可用金属钠还原的方法大量生产
C.金属钠一般用电解法进行生产
D.用焦炭还原铁矿石得到的铁是纯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金属铜应使用热还原法进行冶炼,但要用电解法进行电解精炼;铝虽然可用金属钠还原出来,但这样冶炼成本太高,一般使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钠还原性强,一般还原剂无法将它还原出来,所以使用电解法冶炼;高炉炼铁得到的金属铁含有较多杂质,主要含碳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AgNO3溶液和稀氨水
B.AlCl3和NaOH
C.Na[Al(OH)4]和H2SO4
D.Ba(HCO3)2和Ba(OH)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先加硝酸银则一开始有沉淀后沉淀消失,先加氨水则一开始无沉淀,后出现沉淀。B选项中先加氢氧化钠,则一开始无沉淀,后有沉淀。先加氯化铝则一开始有沉淀,后沉淀消失。C选项先加硫酸一开始无沉淀,后出现沉淀,先加Na[Al(OH)4]则一开始出现沉淀,后沉淀消失。D选项现象一样。
考点:溶液互滴、无机反应
点评:本题涉及到了溶液互滴的现象问题,抓住反应在适量和过量时现象不一致来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现有一块Al、Fe合金,欲测定其中A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ωg合金溶于盐酸中,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物将其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ωg红粽色粉末,则此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为
A.80%
B.70%
C.30%
D.2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最后所得的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氧化铁的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故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故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最后所得的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由于氧化铁的质量等于合金的质量,故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故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中等,判断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铝元素的质量是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1735Cl、173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D.液氯属于混合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错 氯气是单质,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 错 1735Cl、1737Cl虽为不同的核素,但都是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C 对 实验室收集氯气时,排饱和的食盐水收集
D 错 液氯是纯净物,不同于氯水。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