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常温下amolFe恰好完全溶解在含bmolHNO3的某浓度硝酸溶液中,生成cmol的气体。若已知Fe可溶于含Fe3+的溶液中:Fe+2Fe3+=3Fe2+,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产生红棕色气体,后产生无色气体,有cmolHNO3被还原
B.a与c的比值在下列值之间:1∶3~3∶2
C.当b=2a+c时,b=4c;当b=3a+c时,b=4c
D.当2a+c<b<3a+c时,b=4c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放出气体的硝酸溶液只可能是稀硝酸,放出的气体也不可能是NO2而是NO,因此,选项A明显错误。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NO↑+2H2O;若铁过量,铁还能进一步与生成的硝酸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变为:3Fe(过量)+8HNO3=3Fe(NO3)2+2NO↑+4H2O。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B错误而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欧盟原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航空碳排税以应对冰川融化和全球变暖,使得对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碳资源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C+__K2Cr2O7+__ →__CO2↑+ __K2SO4 + __Cr2(SO4)3+__H2O
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2H2(g)
CH3OH(g) △H1=-116 kJ·mol-1
①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 _______;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已知:
△H2=-283 kJ·mol-1
△H3=-242 kJ·mol-1
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用0.2mol/LNa2SO3溶液32mL,还原含2×10-3mol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1mo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1.6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X2O72-中X的化合价是+6价,设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n,则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0.2×0.032×(6-4)=0.002×(6-n)×2+0.1×0.0016×(7-2),解得n=3,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 mol N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是 (???? )
A.16 mol
B.8 mol
C.4 mol
D.3 mo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反应式可判断,3mol氯气全部是氧化剂,需要得到6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所以被氧化的氨气是2mol,生成氮气是1mol。因此若有2 mol N2生成,发生氧化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是4mol。或者利用氮原子守恒,因为氮气是氧化产物,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氨气就越高是4mol。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如下反应:H2O +R2O8n-+Mn2+→MnO4-+RO42-+ H+ (未配平),又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n的值为???????。
(2)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①用双线桥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5Cl2↑+ 8H2O?
②在标准状况下,该反应产生2.24 L Cl2时,消耗氧化剂???????mol,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g。
参考答案:(1) 2??。
(2)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