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是一种常用的日用化学品。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等为原料制备纯碱。实验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各仪器中加入试剂,打开启普发生器(装置A)活塞,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制备纯碱。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锥形瓶中,装有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则溶液1应为____________,溶液2应为
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以出现能数得清的连续气泡为好)和水浴的温度。实验中不能过快的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实验中水浴加热法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锥形瓶中产生了NH4HCO3、NaCl、NaHCO3和NH4Cl的混合液。下表是四种化合物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时水浴的温度不能超过_______℃。反应结束,将反应混合液冷却到15℃左右,析出的固体应主要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饱和食盐水,还可以通过电解过程制取烧碱。制备过程中,烧碱溶液主要在电解池的_______极区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Na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副产物).合成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150?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g水杨酸、5?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振荡,待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条件下反应5~10?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②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③将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min,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mL?4?mol/L盐酸,将烧杯置于冰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
(1)第①步中,要控制温度在85~90℃,应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在第②步中,用冷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步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
(4)如何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浴加热;温度计、酒精灯、烧杯
(2)除去晶体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为浅绿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能水解;具有还原性,但比硫酸亚铁稳定。以下是将绿矾(FeSO4·7H2O)、硫酸铵以相等物质的量混合可制得摩尔盐晶体的流程图。
根据下图回答:

(1)?为处理废铁屑表面的油污,用10%Na2CO3溶液清洗,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
(2)?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___________:
A.沉淀的颗粒较大?????B.沉淀容易沉降?????C.沉淀呈胶状????D.沉淀呈絮状
(3)?步骤2中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步骤2中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步骤3中,加入(NH4)2SO4固体后,应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需经过的实验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减压过滤(或抽滤)等得到较为干燥的晶体。
(5)?制得的硫酸亚铁铵中常含有杂质离子Fe3+,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O3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将适量稀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烧瓶内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B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把Fe2(SO4)3作催化剂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并通入空气或氧气,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入物质甲调节pH,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滤渣作催化剂循环使用。
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甲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H2O b. CuCO3 c. NaOH d. CuO
②该方案中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
第二组:过氧化氢氧化法
将铜丝放到稀硫酸中,加入10%的H2O2,微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蒸发结晶、抽滤等操作,用少量
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到硫酸铜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③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Cu+8H++2NO3-=3Cu2++2NO↑+4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I?化学兴趣小组对用铜制取硫酸铜晶体的试验方案作研究。甲组同学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不发生反应。他们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有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其?他组的同学提出方案如下:

(1)甲组试验可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试验操作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五组方案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组方案,有污染的是________组方案,无污染但能量消耗较高的是______组方案,因此选择_______组方案最好。
II.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在以上按照下式分解:
,便决定设计试验测定反应生成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试验可能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试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6.0g无水CuSO4;
②在试验结束时干燥管总质量增加2.4g;
③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
试验结束时,装置F中的溶液只含NaHSO4和NaHSO3
按装置从左到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结顺序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试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