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某难溶物的Ksp为2.5×105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增大
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应该指明是何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才有意义,错误;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Fe、Cu及周围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首先被腐蚀的是Fe,因此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正确;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NH3·H2O)、c(NH4+)都减小,但是c(NH3·H2O)减小的倍数大于c(NH4+)
的值减小,错误;D.HCl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而氯化铵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原电池反应原理、弱电解质的稀释及影响水的电离程度的因素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mL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后得到溶液A,在溶液A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氯化氢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碳体积之比为1:4
B.在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之前,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H+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7分)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等。
(1)探究小组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主要成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下列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实验前,首先要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③该小组拟在同浓度的FeSO4溶液中,探究酸性KMnO4溶液浓度对Fe2+被氧化时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0.10mol?L-1FeSO4、0.02mol?L-1酸性KMnO4、蒸馏水、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量筒、秒表。参照下表格式,完成实验表格(列出所选试剂体积和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V[0.10mol?L-1FeSO4] /mL
|
|
| 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s
|
1
| a
|
|
| t1
|
2
| a
|
|
| t2
(2)常温下,探究小组乙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a点处假设溶液的pH=10,则该点处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②b点处溶液中c (Cl-) c (NH4+)(填“>”、“<”或“=”)。 ③取c点时的饱和溶液并向其加入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振荡、静置。写出实验现象并用必要的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给予解释: 。 ④d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参考答案:(17分)(1)①B(2分) ②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硫化钠水解:S2- +2H2O H2S↑+2OH- B.硫氢化钠水解:HS - +H2O H3O++S2- C.制Fe(OH)3胶体:Fe3+ +3H2O Fe( OH)3(胶体)+3H+ D.NaCN水解:CN- +H2O==HCN +O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1)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写化学式) 。实验室在保存AlCl3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 ,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3)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 c(CH3COO-) (填“ >” 或“=”或“<”)。 (4)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 >” 或“=”或“<”)。 (5)已知0.1 mol·L-1的NaHCO3溶液PH=9,则溶液中c(CO32-) c(OH-) (填“ >” 或“=”或“<”),其溶液显电中性的原因 (用离子浓度关系式表示)。
参考答案:(1)酸,AI3++3H2O 本题解析:(1)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方程式是AI3++3H2O AI(OH)3+3H+。水解是吸热的,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挥发,所以最终生成的是氢氧化铝,灼烧则得到氧化铝。所以实验室在保存AlCl3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盐酸,以抑制氯化铝的水解。 (2)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c(Na+)>c(CH3COO-)。 (3)由于醋酸是弱酸,所以pH=3的醋酸的浓度大于0.001mol/L,则在和氢氧化钠反应时,醋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显酸性。所以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c(Na+)<c(CH3COO-)。 (4)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是,氢离子浓度等于OH-浓度,溶液显中性。这说明醋酸应该是过量的,所以醋酸的体积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5)0.1 mol·L-1的NaHCO3溶液PH=9,这说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c(CO32-)<c(OH-)。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离子浓度的关系是2c(CO32-)+c(OH-)+c(HCO3-)=c(Na+)+c(H+)。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