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_______,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 。 (5)Ⅰ、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向盐卤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溴:Cl2 + 2NaBr =" 2NaCl" + Br2,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为 (写元素符号);若上述反应制得16g Br2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个。 Ⅱ、请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小明运用化学实验证明了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已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亚硫酸钠变质的原因 。 (2)FeSO4溶液用稀H2SO4酸化,放置一段时间后略显黄色,写出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然后向其中滴加KI-淀粉溶液变蓝色,写出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
参考答案:(1)Ag+、Mg2+、Ba2+(3分); (2)Si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则含有CO32-,由于CO32-与Ag+、Mg2+、Ba2+会发生沉淀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不存在离子Ag+、Mg2+、Ba2+,(2)与HCl发生反应形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SiO32-,产生的沉淀是H2SiO3;离子方程式是:2H++SiO32-=H2SiO3↓;(或SiO32-+ 2H+ + H2O ="==" H4SiO4↓);(3)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固体是SiO2,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3.6g则n(SiO2)= 3.6g÷60g/mol=0.06mol,c(SiO32-)=0.06mol÷0.1L=0.6mol/L,n(CO2)=n(CO32-)=1.12L÷22.4L/mol=0.05mol;c(CO32-)=0.05mol÷0.1L="0." 5mol/L,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12溶液, 无明显现象,证明不含SO42-;(4)溶液呈电中性。c(Na+)=0.9mol/L,c(CO32-)="0." 5mol/L根据电荷守恒,2c(CO32-)+ 2c(SiO32-)= 2.2mol/L> c(Na+)=0.9mol/L,故溶液中一定有K+。由于NO3-不确定,则c(K+)≥1.3mol/L。(5)Ⅰ向盐卤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溴:Cl2 + 2NaBr =" 2NaCl" + Br2,在该反应NaBr中的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n(Br2) 16g÷160g/mol="0.1mol"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NA;Ⅱ.(1)小明运用化学实验证明了久置于空气中的亚硫酸钠已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亚硫酸钠变质的原因是2Na2SO3+O2=2Na2SO4, (2)FeSO4溶液用稀H2SO4酸化,放置一段时间后略显黄色,则在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4H++O2=4Fe3++2H2O;然后向其中滴加KI-淀粉溶液变蓝色,则Fe3+把I-氧化为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该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 2I-= 2Fe2++ I2。 考点:考查离子存在的检验、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浓度的计算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填空题 (15分)有X、Y、Z三种元素,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元素Z形成的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请回答: Ⅰ.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写出Y的单质的结构式 。 (2)写出单质Z与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若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 (3)在定向爆破中,常利用氧化铁和单质X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切割钢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X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X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该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Ⅲ.含Z的化合物A(化学式为K2ZO4)极易溶于水,但静置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O2。 (5)化合物A溶于水后的变化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发现,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可提高A在水中的稳定性。 A.Na2CO3 B.KSCN C.NH4NO3 D.KOH
参考答案:(1)N≡N (2分) (2) Fe + 4H+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X、Y是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比Y大4,元素Z形成的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则Z是铁。 Ⅰ.若X是短周期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X是钠,因此Y是氮元素。 (1)氮气分子中存在三键,则氮气的结构式为N≡N。 (2)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过量)是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4H+ + NO3- =Fe3+ + NO↑+ 2H2O。 Ⅱ.若X的简单离子半径是第三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铝,所以Y是F。 (3)氧化铁和铝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2Al 2Fe +Al2O3。 (4)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铝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因此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 + 3H2O=Al2O3+6H++6e-。 (5)化合物A是高铁酸钾,溶于水后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O2,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 10H2O=4Fe(OH)3↓+ 3O2↑+ 8OH-。根据方程式可在反应后产生氢氧根离子,因此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可以提高A在水中的稳定性。碳酸钠和氢氧化钾溶于水均显解析,KSCN能与铁离子反应,硝酸铵溶于水显酸性,所以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的有关应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 + Ca2+ + OH- = CaCO3↓ + H2O 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 + 4H++ NO = Fe3++ NO↑ + 2H2O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 2Br-+ 2Cl2 = 2Fe3++ Br2 + 4Cl-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石灰水少量,则Ca(OH)2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错误;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Fe2+,错误;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溴化亚铁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错误;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Ⅰ)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其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①BaSO4(s)+4C(s)=BaS(s)+4CO(g) △H=+ 571.2 kJ?mol—1 ②BaS(s)=Ba(s)+S(s) △H=+460 kJ?mol—1 已知:③2C(s)+O2(g)=2CO(g) △H=" -221" 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 △H= 。 (Ⅱ)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 (aq) ΔH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其关系如图
 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3)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阴极反应式为: 。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2分)(Ⅰ)-1473.2KJ·mol-1<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Ⅰ)(1)③×2-①-②,整理可得:Ba(s)+S(s)+2O2(g)=BaSO4(s) △H=-1473.2KJ·mol-1;(Ⅱ) (1) 洗涤含SO2的烟气的物质应该可以与SO2发生反应,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Ca(OH)2发生反应,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产生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所以还可以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和Na2SO3,故可作洗涤剂的是a、c;(2)由于升高温度,CO2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H3<0;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4~T5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吸收率降低(或温度升高NH4HCO3部分分解);①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3- +5H2 = N2 +2OH- + 4H2O;②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 +12H+ + 10e-=N2↑+ 6H2O。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SO2吸收试剂的使用、反应热的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电解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