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固态时是原子晶体的是
A.二氧化硅
B.硝酸铵
C.磷酸
D.蔗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硝酸铵属于离子晶体,C项磷酸和D项蔗糖属于分子晶体,只有A项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07年4月,某地发生了导致四人死亡、一百多人中毒的食用熟牛肉中毒事件,经过对该牛肉的检测,发现某盐的含量比国家允许标准高800多倍,该盐可能是
A.NaCl
B.NaNO2
C.NaNO3
D.Ba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一)+c(A一)=2c(H+)+c(H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OH-、NH4+、H+,则离子浓度不一定是c(Cl-)>c(NH4+)>c(H+)>c(OH-)
C.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一)=c(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OH一)+c(A一)=c(H+)+ c(Na+),又因为2c(Na+)=c(A一) +c(HA),所以2c(OH一)+c(A一)=2c(H+)+c(HA),A正确;同样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选项B、D正确;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时,这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是被抑制的,则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C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各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盛有适量淀粉浆和淀粉酶的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水流中,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取出袋内液体,分别用碘、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HNO3(微热)检验,观察到现象分别为
A.显蓝色,黑色沉淀,显黄色
B.不显蓝色,黑色沉淀,显黄色
C.显蓝色,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D.不显蓝色,红色沉淀,显黄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H2
B.HCl
C.CO2
D.Na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氯化钠中还有离子键,其余选项都含共价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以及判断的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