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通常是先向试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然后再滴加BaCl2溶液;②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时,常用玻棒分别蘸取试液放在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③向某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若末嗅到氨的气味,则说明该溶液中无铵盐;④某白色固体与强酸溶液接触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⑤鉴别胶体与溶液最好的方法是观察有无“丁达尔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①⑤正确;②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时,不能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要用蓝色的钴玻璃观察;③检验铵根离子,要用浓氢氧化钠溶液;④某白色固体与强酸溶液接触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点评: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

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A.NaHCO3饱和溶液12mol/L盐酸18.4 mol/L H2SO4
B.NaOH饱和溶液2mol/L H2SO418.4 mol/L H2SO4
C.Na2CO3饱和溶液2 mol/L H2SO4NaOH饱和溶液
D.18.4 mol/L H2SO4NaOH饱和溶液18.4 mol/L H2S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题意,结合所给装置图可知:为达到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的实验目的,需将CO2先转变成碳酸盐(利用甲装置),把CO先分离出来,很明显,丙应是干燥装置,内盛浓H2SO4。待CO分离完全后,再利用乙中的稀酸把转变成碳酸盐的CO2重新释出来并干燥,因此,甲、乙、丙内分别盛放的溶液应是:NaOH,稀H2SO4,浓H2SO4,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滴加醋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以鉴别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该题贴近生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以根据n=m/M可知,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16g÷0.5mol=32g /mol,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滴入稀盐酸,同时用pH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③
| H2 ?
| CO2
|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Na2SO4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选项①中加入盐酸后氢氧化钾转化为氯化钾,因此又引入了新的杂质,①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