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常温下pH=6的盐酸和pH=6的NH4Cl溶液,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x mol/L、y mol/L,则x与y的关系是(? )
A.x=10-2y
B.x >y
C.x=y
D.x=102y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常温下pH=6的盐酸,c(H+)(酸)=10-6mol/L,c(OH-)=Kw÷c(H+)(酸)=10-8mol/L. c(H+)(水)= c(OH-)=10-8mol/L。pH=6的NH4Cl溶液,c(H+)(水)=10-6mol/L。所以x:y=10-8mol/L: 10-6mol/L=1:100.因此正确选项为A。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酸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物质,人们对酸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
⑴ 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了电离理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为酸,电离出OH?离子的为碱。比较水溶液中,下列阴离子的共扼酸的酸性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⑵ 1905年,弗兰克提出了溶剂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在溶剂中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叫酸,产生该溶剂的特征阴离子的溶质叫碱。试判断液NH3中加入Li3N后酸碱性变化情况,并结合方程式解释
⑶ 1923年布朗斯特提出了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都为酸,接受质子的物质为碱。有电子总数相同的三种微粒,它们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且分别为阴离子、中性分子和阳离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质子理论提出的同年,路易斯提出了电子理论,凡是接受电子对的为酸,给出电子对的为碱。NH3和NF3的均为路易斯碱, 碱性更强的是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 1966年第一个超强酸被偶然发现,通常由质子酸和路易斯酸混合。用SbF5与氟磺酸反应后,可得到一种超强酸H[SbF5(OSO2F)]。写出该超强酸在氟磺酸中的电离方程式。
参考答案:⑴ (2)>(3)>(1)???(2分)
本题解析:⑴ 共轭酸酸性的强弱,可以从共轭碱的稳定性来判断,共轭碱越稳定,其共轭酸的酸性越强,反之越弱。在-O=的对位,-NO2是吸电子基团,能使-O-的负电荷分散,因而稳定性增强,所以⑵的共轭酸的酸性最强;-OCH3是推电子基团,不利于-O-负电荷的分散,因此该共轭碱最不稳定,所以⑴的共轭酸的酸性最弱。
综上所述,共轭酸的大小顺序为⑵>⑶>⑴。
⑵ 根据溶剂理论,在NH3(l)中,NH2-是最强的碱,由于Li3N的碱性比LiNH2的碱性还要强,因此在NH3(l)中,会发生拉平效应,从而使液NH3的碱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三种酸HX、HY、HZ中以HX酸性相对最强
B.HX、HY、HZ三者均为弱酸
C.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
D.中和1 mol 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 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酸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则根据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的pH可知,三种钠盐都是水解的,因此三种酸都是弱酸,且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中和1 mol HY酸,需要的NaOH1 mol,与酸的强弱无关系,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
2RAn(有机层) + nH2SO4? (水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③中X试剂为???????????????????。
(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钒沉淀率%
| 88.1
| 94.8
| 96.5
| 98.0
| 98.8
| 98.8
| 96.4
| 93.1
| 89.3
? 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 (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
参考答案:(1)SiO2;过滤 (2)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只有SiO2不能溶解与水中,所以步骤①过滤所得废渣的成分是SiO2。(2)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加入碱可以与上述平衡中的生成物硫酸反应反应,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这样就可以提高钒的萃取率,根据框图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在③中X试剂应该为H2SO4。⑶在步骤④中KClO3把VO2+氧化为VO3-,在步骤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这时转化为难溶的NH4VO3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VO3- =NH4VO3↓+OH-。(4)在实际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mol/L NaCl溶液 B.75 mL 2mol/L NH4Cl溶液
C.75 mL 1mol/L FeCl3溶液 D.150 mL 2mol/L MgCl2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氯化铝的化学式是AlCl3,因此 1mol/L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3mol/L。答案应该是C。A的氯离子浓度是1mol/L,B的氯离子浓度是2mol/L和D的氯离子浓度是4mol/L。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离子浓度和体积无关,给出的体积是干扰信息。 点评: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和体积无关,个别离子(如碳酸根等弱酸根离子)要考虑的水解。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