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2O2与H2O反应:Na2O2 + H2O= 2Na+ + 2OH-+ O2↑
B.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 +4 NH3·H2O=AlO2— + 2H2O + 4NH4+
C.铜与浓硝酸反应:Cu +4H+ + 2NO3- = Cu2+ + 2NO2↑ + 2H2O
D.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入醋酸:CO32-+ 2CH3COOH=CO2↑+ H2O+ 2CH3CO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中没有配平,应该是2Na2O2 +2 H2O= 4Na+ + 4OH-+ O2↑,A错;Al(OH)3不溶于氨水,
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 +3NH3·H2O=Al(OH)3↓ + 3NH4+,B错;C对;小苏打是NaHCO3,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CH3COOH=CO2↑+ H2O+ CH3COO-,D错。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为证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0.5mol/L Fe(NO3)3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Fe3+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结论。
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也能氧化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已知:
水解反应
| 平衡常数(K)
|
Fe3+ + 3H2O Fe(OH)3 + 3H+
| 7.9 × 10-4
|
Fe2+ + 2H2O Fe(OH)2 + 2H+
| 3.2 × 10-10
|
Cu2+ + 2H2O Cu(OH)2 + 2H+
| 3.2 × 10-7
请回答:(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请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试剂:0.5mol/L Fe(NO3)3溶液、Cu片、精密pH试纸(0.5~5.0)、硝酸钠溶液、稀盐酸。 方案: 。 (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pH计监测溶液pH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
| 溶液逐渐变成蓝绿色, pH略有上升
|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 无明显现象,pH没有明显变化。
①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导致实验过程中溶液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 ③解释乙同学的实验现象 。 (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 。
参考答案:(1)3Cu + 8HNO3 = 3Cu(NO3)2 + 2
本题解析: (1)稀硝酸和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2)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具中的NO3-也能氧化Cu,据此设计对照实验,配制pH与Fe(NO3)3溶液相同但只含NO3-不能氧化CuNO3-不含Fe3+的溶液即可,将铜放入该溶液中,观察二者是否反应 (3)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 + 2Fe3+ = Cu2+ + 2Fe2+②根据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知Fe3+水解程度最大,溶液的pH略有上升,说明Fe3+变为Cu2+和Fe2+浓度减小,水解能力下降 ③乙同学的实验现象说明在Fe(NO3)3溶液的酸性条件下,NO3-不能氧化Cu (4)甲同学的实验中,NO3-造成干扰,将原溶液中的NO3-换成其他易溶盐的酸根离子即可证明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Al+6OH-2AlO2-+3H2↑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C.二氧化硅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D.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H++OH-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①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②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④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中还有难溶性硫酸钡沉淀生成,应该用化学式表示,不符合题意;③中的氢氧化铜是难溶性物质,应该用化学式表示,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意义、表示以及判断的了解掌握情况,意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21分)实验室欲配制80mL,1.5 mol/L的NaHCO3溶液,试回答: (1)该实验必须使用的玻璃仪有 ; (2)配置该溶液时应称取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操作对上述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填写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A.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容量瓶使用之前未烘干,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 C.向氨水中滴加MgCl2溶液
参考答案:(1)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2)1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该实验必须使用的玻璃仪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2)要配制80mL,1.5 mol/L的NaHCO3溶液,实际上根据容量瓶的规格,要配制100毫升的溶液,故称取NaHCO3的质量为0.1×1.5×84= 12.6g;(3)A.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烧杯和玻璃棒上沾有溶质,故所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低;B.容量瓶使用之前未烘干,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最后溶液的体积,不无影响;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故浓度偏高;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液减少,但不影响浓度。(4)A.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碳酸氢钠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盐酸拆成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拆成离子,故离子方程式写成:HCO3-+H+=H2O+CO2↑;B.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离子方程式写成:HCO3-+Ba2++OH-=BaCO3↓+H2O;C.向氨水中滴加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铵,故离子方程式写成2NH3·H2O+Mg2+=Mg(OH)2↓+2NH4+。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误差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