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4分)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碘缺乏者宜多食海带,为检测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实验人员将海带在坩埚中烧成灰渣后加水搅拌,使海带中的碘离子溶于水,然后在所得澄清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将碘离子转变成单质碘,为进一步检验溶液中单质碘的存在,人们利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溶剂且呈紫红色的特殊性进行确认,最终发现海带中含碘。在上述实验中未提到的两步常见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2、选择题 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中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操作 A 铁屑(汽油) 热纯碱溶液 洗涤 B BaCO3(BaSO4) 饱和Na2CO3溶液 搅拌、过滤 C 苯(苯酚) NaOH?(aq) 蒸馏 D 氯化氢(Cl2) 饱和食盐水 洗气
A.A B.B C.C D.D
3、实验题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1)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 量增大,其原因是????????。 (2)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3)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Ni(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6.5
| 7.7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9.7
|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Ca2+的浓度为?????????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 (5)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 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 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选择题 下列每组中各有两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
C.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甲苯和水、己烷和苯
5、选择题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蒸发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C.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碘易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