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3分)①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
(2)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稳定性越强。( )
(3)化学反应的过程,既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4)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
(5)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②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 870.3 kJ? mol-1
(2)C(s)+O2(g) ===?CO2(g)? △H= -393.5kJ? mol-1?
(3)H2(g)+
O2(g) ===?H2O(l) △H=" -" 285.8kJ? mol-1?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 ===CH3COOH(l) △H=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分)① ×、×、√、√、×? ②-488.3kJ? mol-1
本题解析:①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
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1)是不正确的;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越强,因此(2)不正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定律,(3)正确;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4)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无关的,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5)不正确。
②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3)×2+(2)×2-(1)即得到反应2C(s)+2H2(g)+O2(g) ===CH3COOH(l) ,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285.8kJ? mol-1×2-393.5kJ? mol-1×2+870.3 kJ? mol-1=-488.3kJ? mol-1。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反应:①
②稀溶液中,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燃烧热为1mol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molC不完全燃烧,放出110.5KJ,完全燃烧大于110.5KJ;
B、反应热为-221KJ/mol;
C、中和热放热,故△H=-57.3kJ/mol;
D、醋酸电离吸热,故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CO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中,曲线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部分数据已填人表中,请补充完整。
实验组
| T/℃
| 起始浓度/mol?L-1
| 等质量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m2?g-1
|
CO
| H2
|
①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②
| 280
| 1.20×10-3
| 5.80×10-3
| 124
|
③
| 350
| ?
| ?
| 124
|
?
其中设计实验组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
(3)“图2”所揭示的规律是:在p1压强达平衡时______;并请画出在p2压强下(p2> p1)的曲线。
(4)在碱性条件下可将合成甲醇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5分)
(1)b(2分)?放热(2分)
(2)1.20×10-3(1分)? 5.80×10-3(1分)?探究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分)

(4)H2 —2e-+2OH-=2H2O(3分)
本题解析:(1)读图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曲线a代表正或逆反应的活化能高于曲线b,所以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a表示未使用催化剂;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图中1molCO和2molH2的总能量高于1molCH3OH(g)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91kJ/mol;(2)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探究,才能更快得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这是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实验②③的温度分别是280℃、350℃,则CO和H2的起始浓度、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都应该相同,所以CO和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20×10-3mol/L、5.80×10-3mol/L;实验①②的温度、CO和H2的起始浓度都相同,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别为82m2/g、124m2/g,所以这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等质量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时对合成甲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3)读图2,横纵坐标分别表示温度、CO转化率,当压强不变时,曲线表示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不变时,由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此推断p2时曲线高于p1时曲线;(4)反应CO(g)+2H2(g)
CH3OH(g)中出碳元素由+2降为—2,氢元素由0升为+1,说明CO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H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负极的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是氢气和水,由此先得出H2 —2e-→H2O;碱性条件下只能用氢氧根离子使左右电荷守恒,则H2 —2e-+2OH-→H2O;电极反应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氢、氧原子个数守恒,则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 —2e-+2OH-=2H2O。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已知:⑴H2(g) + 0.5O2(g) =H2O(g) △H1=a kJ/mol,?⑵2H2(g) + O2(g) = 2H2O(g)△H2=b kJ/mol,⑶H2(g) + 0.5O2(g) =H2O(l) △H3=c kJ/mol
⑷2H2(g) + O2(g) = 2H2O(l) △H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
B.b>d>0
C.2a=b<0
D.2c=d>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体水,多放出热量,所以c<a<0,A项错误;氢气燃烧要放出热量,这4个反应的?H都<0,故B、D项错误;(1)(2)反应各物质的状态相同,(2)的计量数是(1)的2倍,则(2)的?H是(1)的?H的2倍,即2a=b,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
C.同一化学反应,若反应条件不同,限度可能不同
D.催化剂不但能改变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反应进行的限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再如铝热反应也是,故错;
B、放热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和,故错;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即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故错;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间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需正确理解放热吸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