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3:01: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的实验中,因Na2CO3比NaHCO3稳定,应将NaHCO3放在里面的小试管中(温度低,还能先分解,说明不稳定),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2分)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 某同学欲测定某浓硫酸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A.冷却至室温后,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配成100mL稀硫酸。 B.量取20.00mL稀硫酸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指示剂。 C.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并用各待盛溶液润洗。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1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读数V1。
| E.继续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为V2。 F.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把锥形瓶移到碱式滴定管下小心滴入NaOH标准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 G.量取浓硫酸样品5mL,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H.重复以上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 A→ → →D→ → → H(用字母填写)。 (2)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 ;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 。 (3)选用的指示剂是 。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5)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
滴定 序号
| 待测稀硫酸 的体积(mL)
| 所消耗NaOH标准溶液液的体积(mL)
| V1
| V2
| ①
| 20.00
| 0.50
| 22.60
| ②
| 20.00
| 6.00
| 27.90
| 请计算出该浓硫酸样品的浓度为 mol·L-1(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即可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回答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有白烟产生,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_____的洗气瓶。
参考答案:(1)MnO2+4H++2Cl- Mn2++Cl2↑+2H2O (2)浓硫酸;干燥氯气 (3)8NH3+3Cl2==N2+6NH4Cl(或2NH3+3Cl2==N2+6HCl、NH3+HCl== NH4Cl) (4)氢氧化钠溶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气体分析法。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1中的发生、收集装置,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名称是?;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B连接?,C连接?;(填写各? 接口的编号) (3)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小的主要原因?; (上述偏大、偏小的原因各写一条)
参考答案:(1)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 能回到原位,证明不漏气,否则漏气。(2分) (2)甲,乙 (2分),碱式滴定管 (1分) 。 D E F (2分) (3)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2分) 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分)
本题解析:(1)装置中含有分液漏斗和注射器,所以检验方法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 能回到原位,证明不漏气,否则漏气。 (2)由于要把产生的气体排入到丙装置中,而甲试管含有c出口,所以甲中放固体混合物,乙中盛稀硫酸。根据G管的结构特点及用途可判断,可以用碱式滴定管来代替。为了使稀硫酸能够顺利流下,应该是A接D,B接E,C接F。 (3)由于反应中产生的CO2中会混有水蒸气,且空气中也含有CO2和水蒸气,从而使测定结果偏高。由于反应中产生的CO2有可能没有完全被吸收,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在实验室中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其实验方案如下:
 (1)所加试剂①、②分别是______、______. (2)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从滤渣F制取胆矾的第一步操作最好采用______. (3)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步设计明显不合理,请你予以指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你认为正确的设计方案是______.
参考答案:(1)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加入NaOH溶液后金属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溶液,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金属铜不反应,可以实现三种金属的分离,故答案为:NaOH溶液;稀硫酸; (2)滤液E中含硫酸亚铁溶液,要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考虑到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应隔绝空气防氧化. 滤渣F中含铜,由铜制取硫酸铜,从环保角度考虑,采用铜与氧气反应不会产生污染物,然后用硫酸溶解氧化铜得硫酸铜. 故答案为: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将滤渣F在空气中灼烧; ?(3)偏铝酸钠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而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会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盐酸溶解,所得溶液的成分只有氯化铝,故答案为:由滤液A制得氯化铝溶液不合理, 所得氯化铝溶液中含有大量NaCl杂质?向滤液A中通入足量的CO2得Al(OH)3沉淀,过滤,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至沉淀溶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