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雷雨天气中,空气中没有发生的反应是(反应条件略)
A.N2+O2=2NO
B.2NO+O2=2NO2
C.3NO2+H2O=2HNO3+NO
D.NH3+HNO3=NH4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雷雨天气发生N2----NO----NO2----HNO3------NO33-, ABC 均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
B.氨是共价化合物,硝酸是离子化合物
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N2和H2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与压强下可合成氨,A不正确;B、氨气和硝酸都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均是共价化合物,B不正确;C、浓硝酸易挥发产生硝酸蒸汽,遇到氨气二者化合生成硝酸铵,从而冒白烟,C正确;D、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NO被氧化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充有mmLNO和n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mLO2,若n>m,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mL)为
A.(n-m)/3
B.(4n-1)/12
C.(3m+n)/3
D.3(n-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0分)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其中O2占?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L,
V(H2)=?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1)10L? 5L? 5L
(2)
(3)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浓硝酸、稀硝酸、NO2、NO的部分实验,并有效地防止NO2、NO的污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先将适量块状CaCO3和过量铜片放入底部开一小孔的试管中,塞上塞子(连有带活塞的导气管),如图A所示,再将试管放入盛有适量盐酸的烧杯中,打开活塞,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用产生的CO2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1)待CaCO3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在导气管上套一排尽空气的气球,然后将试管放入盛有浓硝酸的大试管中,如图B所示。再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迅速将带小孔的试管取出,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再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活塞,迅速将试管取出,放入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D所示。打开活塞,NO、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NaOH+NO+NO2====2NaNO2+H2O,气球逐渐变小,试管内液面上升。NO不能单独与NaOH溶液反应,若要将氮的氧化物完全吸收,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铜片逐渐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气球逐渐膨胀,大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烧杯内析出固体?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气体和Cu(NO3)2蓝色溶液,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u+4H++2
====Cu2++2NO2↑+2H2O
(2)先看到气球逐渐变小,气体颜色逐渐变淡,烧杯内溶液变为浅蓝色,后气球慢慢膨胀
(3)取下气球,打开活塞(待试管内液面降到与烧杯中液面相平时),关闭活塞(此时试管内液面上升,气体颜色逐渐变淡)。重复上述操作至打开活塞不再出现红棕色为止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弄清各仪器、试剂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装置A相当于一个简易启普发生器,用CO2排尽试管内的空气的目的是避免NO被空气氧化成NO2而产生干扰;装置B中烧杯中饱和石灰水与反应无关,但可利用Ca(OH)2的溶解性的特殊性来检验反应是否放热;装置C中水可与气球内NO2反应3NO2+H2O====2HNO3+NO,HNO3再与Cu反应8HNO3+3Cu====3Cu(NO3)2+2NO↑+4H2O,因此气球先变小后回胀;装置D中NaOH可吸收NO2、NO混合气体,但不单独与NO反应,必须使NO与空气接触氧化成NO2再吸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