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8分)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
(1)A的分子式是?。
(2)已知:
ⅰ.
(R1、R2、R3代表烃基)
ⅱ. 
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
请回答: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
②若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E的结构简式是?;
③ F→H的反应类型是?;
④ 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含七元环结构的M。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A的结构简式是?;
上述转化中B→D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N具有如下性质:
①N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
②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N与H2在苯环侧链上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作用后的生成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在通常情况下,1molN最多能与1molBr2(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④N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无支链且只有三个支链;
N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2、选择题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柏利·沙普利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因通过使用快速和可控的重要化学反应来合成某些手性分子的方法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
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D.与银氨溶液作用
3、选择题 工业上将苯蒸气通过炽热的铁合成一种传热载体化合物,其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三种,1 mol该化合物催化加氢时最多消耗6 mol H2,则该传热载体化合物是? ( )
A. CH3—C6H5
B. C6H5—C6H5

4、实验题 关于卤化银分解实验的设计
有关卤化银的感光性,可按以下方法来进行实验:
试剂和仪器: 0.1 mol·L-1的NaCl、NaBr、KI溶液,2%的AgNO3溶液。500 mL圆底烧瓶、大烧杯、聚光电筒。
实验步骤:
(1)将3只预先注有4/5容积蒸馏水的圆底烧瓶用大烧杯垫托安置于讲台上,使之处于较好的视觉高度,编号。
(2)依次往上述烧瓶中加入2至5 mL NaCl、NaBr和KI溶液,振荡摇匀。
(3)慢慢地往烧瓶中滴加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可三名同学同时操作,3种胶体同时制作,便于比较。注意观察胶体形成的效果,要求胶体颜色明显,无浑浊状态。
(4)胶体制备好后,记录时间,用聚光电筒进行爆光(或置于阳光下),观察分解反应的速度及颜色等现象的变化,做好记录。
结论:分解速率:在同样光照条件下,AgBr分解最快,先由浅黄色透明状变成灰黑色浑浊态,时间约2 min;AgCl次之,由乳白透明状变成灰白浑浊态;AgI最慢,较长时间才略有变化。
问题:
1.你认为本实验有何优点?
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盐时发现,在黑暗中此盐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此盐是
A.氟化银? A.氯化银? C.溴化银? D.碘化银?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都是醛
B.苯及其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类物质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证明苯酚是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