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铁粉与浓硫酸反应所生成气体的成份并测定各气体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推测】足量的铁粉与浓硫酸反应能生成SO2和H2两种气体。
(1)该小组作出此推测的理由是:?。
【实验准备】a.供选择的药品:铁粉、浓硫酸、氧化铜粉末、0.2 mol/L的H2C2O4标准溶液、0.1 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酸碱指示剂。
b.实验装置设计及组装(加热及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
(4)B、C、D中所盛试剂均足量,则证实生成的气体中同时存在SO2和H2的现象是?
?。
(5)A中反应结束后,继续通N2使A中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待B、D中反应完全后,先后三次取用B中反应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每次取用25 mL,用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H2C2O4标准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该方程式完成并配平。
(? )H2C2O4+(? )MnO4- +(? )H+ =(? )Mn2+ +(? ) H2O+(? ) (? )
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③重复滴定两次,平均每次耗用H2C2O4标准溶液15.63 mL,则铁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经称量,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减少0.9 g,则产生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2、选择题 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入两试管中,一支通氯气,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O2,结果两试管都有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氯化钡具有两性
B.SO2有还原性和酸性
C.两支试管内白色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D.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仍澄清的原因是由于SO2过量,生成了亚硫酸氢钡
3、实验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装置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气体(只填一种即可)
(2)小杨同学将MnO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处(填“A”或“B”)
(3)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4)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选择题 已知某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6价,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处于ⅥA族
B.该元素可能是氧元素
C.该元素可能是硒(Se)元素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一定是6个电子
5、实验题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生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0 mol/L KI溶液、新制氯水、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肯定含有?气体。
【实验探究】
?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中
| ?
| ?
|
步骤②:?
| ?
| 含有Fe3+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 ?
| 含有两种或以上气体
|

【问题讨论】
(1)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新制氯水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试问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2)有同学提出:试管中气体可能是H2和Q气体,为此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如下图(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Q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确认Q的存在,则M中盛放的试剂为?,并将装置M添加于?(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③装置图中D、E、F组合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