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安徽省从2013年12月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Ⅳ”标准,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已知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 0.1mol/L的Fe(NO3)3溶液的pH=2。某学习小组据此展开如下相关探究:
【探究I】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探究:
(l)取12.8g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N2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烧瓶中仍有铜片剩余。

①该小组同学认为烧瓶中除有铜片剩余外还应有较多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小组同学欲通过测定产生气体的量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II】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探究:
(2)加入浓硫酸之前先通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
(3)经过讨论,该小组对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猜想(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
猜想1: 装置A中的白雾进入B参与反应
猜想2:SO2被Fe3+氧化为SO42-
猜想3:?。
(4)甲同学认为只要在装置A、B间增加洗气瓶C,就可以排除装置A中白雾影响,则C中盛放的试剂是?。
(5)乙同学取出少量装置B中清液,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发现紫红色褪去,据此认为猜想2成立。你是否同意其结论?并说明理由:?。
【思考与交流】
(6)实验结束后,若使烧瓶中铜片继续溶解,下列方案(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A.打开弹簧夹,通入O2? B.由分液漏斗加入H2O2溶液
C.由分液漏斗加入NaNO3溶液?D.由分液漏斗加入Na2SO4溶液
2、选择题 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分析,肯定错误的是
A.通入Ca(ClO)2溶液中,有HClO生成
B.通入FeCl3溶液中,有SO42-生成
C.通入氯水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通入KICl2溶液中,有I-生成
3、填空题 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 ? B.石棉网? C.漏斗? D .烧杯
E.玻璃棒?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表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B.气体X是纯净物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D.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5、选择题 实验室常采用点滴板来完成部分实验,既可节约药品,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装有铜片的孔穴中溶液呈蓝色
②装有胆矾的孔穴中固体的颜色变浅
③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绿色
④装有铁片的孔穴中溶液呈浅黄色
⑤装有蛋清溶液的孔穴中溶液呈黄色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