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0 18:5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同收利用锂资源成为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进行资源叫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应得到的沉淀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反应后,过滤Li2CO3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LiMn2O4的质量为18.1 g,第③步反应中加入20.0 mL 3.0 moI·L-1的H2SO4溶液,假定正极材料中的锂经反应③和④完全转化为Li2CO3,则至少有_______g Na2CO3参加反应。


参考答案:(1)Al(OH)3
(2)4LiMn2O4+4H++O2 = 8MnO2+4Li++2H2O
(3)烧杯、漏斗、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6.4(或6.3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2012年冬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在空气质量报告中,SO2的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有三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以下测定方法。
I.氧化还原法:甲同学拟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该实验需要80mL5×10-4mol/L的碘溶液,甲同学应称量I2?g(精确到0.001),选择_______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该实验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了SO2的?性。
(2)在甲同学所配碘溶液浓度准确,并且量取药品及实验过程中各种读数均无错误的情况下,利用上述装置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请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Ⅱ.重量法:乙同学拟用右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如下:按图安装好仪器,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H2O2=H2SO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182mg。
(3)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mg/L(精确到0.001)。
(4)已知,常温下BaSO3的KSP为5.48×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O2-3)=6.3×10-8mol/L。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0.1mol/L BaCl2溶液来吸收SO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
III.仪器法:丙同学直接使用一种SO2浓度智能监测仪测定空气中的SO2含量,这种监测仪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根据电池产生电流的强度来准确测量SO2浓度的。该电池总的化学反应原理为:2SO2+O2+2H2O=2H2SO4
(5)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12分)(1)0.013g(1分);100(1分) SO2+I2+2H2O=H2SO4+2HI(1分);还原性(1分)
(2)①装置气密性差 ②抽气速度过快 ③SO2易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棉花团不干燥 ④部分SO2溶于水后与水中溶解的少量O2反应生成硫酸而损失(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分) (3)0.025(2分)
(4)因溶液中c(Ba2+)=0.1mol/L,c(SO32-)≤6.3×10-8mol/L,其离子积c(Ba2+)×c(SO32-)≤6.3×10-9<Ksp(BaSO3)=5.48×10-7,所以直接用0.1mol/LBaCl2溶液来吸收SO2不能产生BaSO4沉淀(2分)
(5)SO2+2H2O-2e-=2SO42-+4H+(2分)


本题解析:(1)由于实验室没有80ml容量瓶,所以需要配制100ml5×10-4mol/L的碘溶液,需要单质碘的质量是0.1L×5×10-4mol/L×254g/mol=0.013g。SO2具有还原性,单质碘具有氧化性,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H2O=H2SO4+2HI。
(2)所测定的SO2含量仍然比实际含量低,这说明通入的SO2没有完全被碘溶液吸收,因此可能的原因有①装置气密性差;②抽气速度过快;③SO2易溶于水而装置中的棉花团不干燥;④部分SO2溶于水后与水中溶解的少量O2反应生成硫酸而损失(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0.182mg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则根据S原子时候可知,SO2的质量是×64=0.050mg,所以取样处空气中SO2含量为=0.025 mg/L.
(4)由于溶液中c(Ba2+)=0.1mol/L,c(SO32-)≤6.3×10-8mol/L,其离子积c(Ba2+)×c(SO32-)≤6.3×10-9<Ksp(BaSO3)=5.48×10-7,所以直接用0.1mol/LBaCl2溶液来吸收SO2不能产生BaSO4沉淀。
(5)因为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总的反应式可知,负极是SO2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硫酸,负极电极反应式是SO2+2H2O-2e-=2SO42-+4H+。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
(3)①品红褪色;品红褪色;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Cl2+SO2+2H2O===2HCl+H2SO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5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为测定Na2O2样品(仅含Na2O杂质)的纯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样品0.100 g,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测定。(夹持装置省略)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2)若在实验过程中共产生气体11.20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               
[实验二]样品溶于水后用盐酸滴定
(3)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并稀释至250 mL,配制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用到           
(4)取上述所配溶液各25.00 mL,用一定浓度的标准盐酸滴定,平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标准盐酸体积(mL)
23.00
24.98
25.00
25.02
由表中数据可知,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为          mL。若滴定前用上述所配溶液润洗锥形瓶,对测定盐酸体积产生的影响是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小组同学对比两个实验发现,实验一测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比理论值明显偏小。经过分析,小组同学认为,明显偏差不是由操作失误和装置缺陷引起的,可能是反应原理上的原因。查阅资料发现:
Na2O2与水反应产生的H2O2未完全分解。
①写出Na2O2与水生成H2O2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将实验一稍加改进,就能使测定结果接近理论值,写出改进方案:        


参考答案:(1)夹紧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旋开活塞,一段时间后,
若水不能顺利流下,证明气密性良好(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78.0%
(3)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25.00?偏高
(5)①Na2O2+2H2O=2NaOH+ H2O2
②反应前向Na2O2样品中加入少量M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实验目的,考查定量实验的测定方法及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A气密性主要是防止活塞处漏气,所以要夹紧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旋开活塞,一段时间后,若水不能顺利流下,证明气密性良好;或者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右侧的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分液漏斗,看是否有气泡产生,冷却后是否有一段水柱形成。
(2)气体11.20 mL,说明氧气为0.0005mol,则过氧化钠为0.001mol,质量为0.078g,质量分数为78%。
(3)稀释至250 mL,需用到250 mL容量瓶,定容时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组数据误差大,要舍去,后三组平均值是25.00mL。若滴定前用上述所配溶液润洗锥形瓶,相当于增加了待测液的量,滴定液会增多,则需要的盐酸体积增多,计算时会认为氧化钠偏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偏低,这里说的实验测定结果指的是盐酸的体积会偏高。
(5)①Na2O2与水生成H2O2方程式是Na2O2+2H2O=2NaOH+ H2O2。
②实验一改进的目的是使过氧化氢分解,一般加入使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氯化铁等均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验能力以及过氧化钠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困难



5、实验题  在实验室用氢气、一氧化碳、碳均可还原氧化铜。比较三个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装置中,用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________,用于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CO还原CuO若采用装置3,装置3中玻璃瓶内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反应开始后玻璃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写出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CO还原CuO若采用装置4,装置4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装置1;装置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CO2产生;Ca(OH)2+CO2=CaCO3↓+H2O
(3)点燃尾气装置,防止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电解质溶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