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Fe2+ + Cl2 = Fe3+ +2Cl—
B.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2Cl2 ="=" Fe3+ + Br2 + 4Cl—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NH4+ +OH-= NH3·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
HCO3-+Ba2++OH-?BaCO3↓+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
C.在pH=1的溶液中:NH4+、K+、NO3-、Cl-
D.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B.结合生成微溶物;
C.pH=1的溶液,显酸性;
D.强酸性溶液,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OH-、Fe3+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Ca2+、SO42-结合生成微溶物,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pH=1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强酸性溶液,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侧重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中的氧化还原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Na+、CH3COO-等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
A.CH3COO-
B.SO32-
C.Na+
D.HCO3-
参考答案:A、醋酸根离子浓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
B、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了硫酸根离子,离子浓度变化很大,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引进了大量钠离子,钠离子浓度变化很大,故C错误;
D、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碳酸根离子浓度大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1: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
C.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D.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E值会减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5ml,则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是15ml,因此生成氢氧化镁消耗的氢氧化钠是10ml,与NH4+的反应的氢氧化钠是1mol,所以n(Mg2+):n(Al3+):n( NH4+)=1:1:2,A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氢氧化镁是0.05mol,则与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0.1mol,对应的体积是10ml,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10mol/L,B不正确;图②中物质A能量高于C的,因此生成C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不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能与金属镁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的是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热的苯
D.热的无水乙醇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和镁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都不和镁反应。热的乙醇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兼顾能力的培养,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能和镁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