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A2+]=xmol/L,[B-]=ymol/L,则Ksp值为( )
A.xy2
B.xy
C.xy2
D.4xy2
参考答案:难溶电解质AB2的电离方程式为AB2(s)?A 2+(aq)+2 B-(aq),
AB2饱和溶液中,c(A2+)=xmol?L-1,c(B-)=ymol?L-1,
则Ksp=c(A 2+).c2( B-)=xy2,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CaC2O4沉淀的Ksp=2.3×10-9,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2O4溶液混合,若起始CaCl2的浓度为1×10-2mo1?L-1,则生成沉淀所需Na2C2O4溶液的最小起始浓度为( )
A.2.3×10-7mol?L-1
B.4.6×10-7mol?L-1
C.9.2×10-7mol?L-1
D.
×10-3mol?L-1
参考答案:CaCl2溶液的浓度为1×10-2mo1/L,等体积混合后浓度为5×10-3mo1/L,
由Ksp(CaC2O4)=c(C2O42-)×c(Ca2+)可知,混合后c(C2O42-)=KspC(Ca2+)=2.3×10-95×10-3=4.6×10-7mol?L-1
所以所需Na2C2O4溶液的最小起始浓度为4.6×10-7mol?L-1×2=9.2×10-7mo1/L;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水的暂时硬度比永久硬度对锅炉的危害大
B.凡含有Ca2+、Mg2+的水叫硬水
C.离子交换法只能软化永久硬水
D.硬水中的Ca2+、Mg2+离子经煮沸就会完全沉淀下来
参考答案:A、硬水的暂时硬度是有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引起的硬度,加热时会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附着在锅炉内壁,阻碍传热,多耗燃料,甚至局部过热,损毁锅炉,引起爆炸,永久硬水不会加热时产生沉淀,所以比永久硬度对锅炉的危害大,故A正确;
B、不是所有含钙镁离子的水都叫硬水;通常,如果1L水里含有10mg CaO或相当于10mg CaO的物质,例如7.1mg MgO,那么这样的水的硬度称为1度.通常硬度在0-4度称为很软水,4-8度称为软水,8-16度称为中硬水,16-30度称为硬水,30度以上称为很硬水,故B错误;
C、离子交换法采用特定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由于钠盐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随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况,所以可以软化永久硬水和暂时硬度的水,故C错误;
D、硬水中的Ca2+、Mg2+离子形成的暂时硬度,经煮沸就会完全沉淀下来;但永久硬度的水不能加热煮沸除去,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SO42-+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CaSO4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右图。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
②?,

③溶浸出的K+的平衡浓度增大。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O32-
CaCO3(s)+SO42-。已知298 K时,K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参考答案:(1)Mg(OH)2(1分)?(2)加入Ca(OH)2溶液,Mg2+与OH-结合生成Mg(OH)2沉淀,Mg2+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K+增多(2分)?(3)K2CO3(1分) ?H2SO4(1分)
(4)①溶浸平衡向右移动(1分)?②K+的溶浸速率增大(1分)?(5) K=1.75×104。(2分)
本题解析:(1)“呆矿”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K2SO4·MgSO4·2CaSO4·2H2O(s)
2Ca2++2K++Mg2++4SO42-+2H2O,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同时钙离子增多,析出硫酸钙沉淀,所以滤渣中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SO4以及未溶杂卤石。
(2)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是饱和溶液,加入后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促进平衡右移,增多K+。
(3))“除杂”环节主要是除去钙离子,依据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制取的目的是制备硫酸钾,所以加入的试剂易于除去,不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加入过量K2CO3除钙离子,过滤后加入硫酸至中性,除去碳酸钾即可。
(4)分析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温度越高K+的浸出浓度越大,溶浸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越快,故图象中分析得到的结论为:①溶浸平衡向右移动;②K+的溶浸速率增大。
(5)溶浸过程中会发生反应CaSO4(s)+CO32-
CaCO3(s)+SO42-,CaCO3(s)
Ca2++CO32-;CaSO4(s)
Ca2++SO42-;依据硫酸钙、碳酸钙溶度积常数的计算表达式,转化关系中钙离子相同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
=1.75×104。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