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基本概念》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元素的化合价是升高的。A、由0→+4,化合价升高了,正确;B、由+4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压强,增加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氨水是弱碱,MgCl2和AlCl3 都反应生成沉淀,无法除去,错误;B. 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正确;C.Fe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错误;D. 滴管不能紧贴试管内壁,而是垂直于上方,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800 ℃时,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热ΔH=+131.3 kJ·mol-1,它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热量131.3 kJ
B.固体碳和气态水各1 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
C.1 mol C跟1 mol H2O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D.1 mol C(s)和1 mol H2O(g)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认知
800 ℃时,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 1 mol C(s)和1 mol H2O(g)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
答案为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42-存在溶液中:Na+、Mg2+、Ba2+、I-
C.在酸性溶液中:NH4+、Ba2+、Fe2+、NO3-
D.在c(H+)=1.0×10-13mol/L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ClO-、Cl-,不共存,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会氧化氯离子;
B.有SO42-存在溶液中:Na+、Mg2+、Ba2+、I- ,SO42-和Ba2+不共存;
C.在酸性溶液中:NH4+、Ba2+、Fe2+、NO3-,硝酸根加氢离子是强氧化剂组合离子会氧化亚铁离子;不共存;
D.在c(H+)=1.0×10-13mol/L的溶液中:Na+、S2-、AlO2-、SO32-,正确,
故选D。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