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A错误;B.0.1 mol HCl所含分子数约为N="nNA=0.1" mol ×6.02×1023mol-1=6.02×1022,B正确;C.标准状况下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C错误;D.2 mol 35Cl2气体的质量为m="nM=2" mol×70g/mol=" 140" g,D正确;答案选B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没有明确是否气体物质,如果不是气体物质,则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如果乙烯和一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C、如果不是相同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不确定,则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D、如果分别是一元酸和二元酸,虽然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H+数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酸的电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ρ="(17V+22400" )/ (22.4+22.4V)
B.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
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
D.C="1000Vρ/(17V+224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标准状况下V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质量为17V/22.4 g,1L水的质量为1000mL×1g/mL=1000g,所以溶液的质量为(17V/22.4+1000)g,溶液的体积为V/22.4mol÷c mol/L=V/22.4cL,所以溶液的密度ρ=(17V/22.4+1000)g÷1000V/22.4cL=17Vc+22400c/1000Vg/mL,故A错误;B、氨水为碱性,用水稀释碱性减弱,氢氧根的浓度降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OH-的物质的量增加,故B正确;C、氨水溶液中微粒有NH3、NH3?H2O、H2O、NH4+、H+、OH-,共有6种微粒,故C正确;D、C=V/22.4÷(V/22.4×17+1000)/1000ρ=1000Vρ/(17V+22400),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及溶液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
B.常温常压下,11.2 L乙烯(C2H4)含有2NA个碳原子
C.1.7 g氨气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 NA
D.71g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2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48g臭氧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3mol氧原子,A正确;常温常压下,11.2L乙烯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B不正确;1.7氨气是0.1mol,氨气是10电子的微粒,乙醇C不正确,所含有的电子数目应该是N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转移1个电子,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金属及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