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8 g Na2O2、Na2O、Na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质量为(? )
A.8 g
B.15.5 g
C.11.7 g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蒸干溶液,最终得固体为NaCl,由氯的守恒可知,其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11.7 g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H2的气球遇明火发生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轮船底部生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项: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项: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故不选。故选C。
点评: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熟悉物质的性质以及所发生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CO作还原剂的是
A.2CO + O2 = 2CO2
B.2Fe2O3 + 3CO =" 4Fe" + 3CO2
C.C + CO2 = 2CO
D.C + H2O =" CO" + H2
参考答案:A B
本题解析:CO作还原剂的是A、B,因为CO中碳的化合价都升高,C、D 中CO是生成物,不是反应物,所以不对。故选A 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正极):2H2O+O2-4e-=4OH-
B.1 L、0.5 mol/L稀硫酸与1 L、1 mol/L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则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 -114.6 kJ/mol
C.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氢氧化铁沉淀可被氢溴酸溶解:2Fe(OH)3+6H++2Br-=2Fe2++Br2+6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A、原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C、碳酸氢钠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
D、氢氧化铁和氢溴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A、钢铁腐蚀时,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正极):2H2O+O2+4e-=4OH-,故A错误.
B、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计量数必须是1,且酸和碱必须是稀的,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和弱电解质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故C正确.
D、假设氢氧化铁能和氢溴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和二价铁离子,溴有强氧化性能把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氢氧化铁和氢溴酸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正确,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 B不正确,该模型表示比例模型;D不正确,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应该是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