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X | Y | ?Z |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Fe FeCl2 FeCl3 ④加入铁粉 B. AlCl3? NaAlO2 Al(OH)3 ②通入CO2 C. CaO? Ca(OH)2 CaCO3 ①常温遇水 D. Cl2 Ca(ClO)2 HClO ③加浓盐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6分)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 Ⅰ.(1)ClO2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则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Ⅱ.实验室也可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2)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
(4)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通入ClO2的质量m(ClO2)=?。(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5)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的ClO2—含量应不超过0.2mg/L。若饮用水中
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某还原剂,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6分)(1)1:2(2) NH4Cl+2HCl
3H2↑+NCl3(2分)
(3)C(1分)
(4)①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并使锥形瓶内外压强相等(2分)
②2ClO2+2I-+8H+=4H2O+I2+2Cl-(2分)
③最后一滴滴下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2分)
④1.35cv×10-2g(2分)
(4)Fe(OH)3(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有一瓶被漂白过的品红试液,甲同学认为是被Cl2漂白,乙同学则认为是被SO2漂白了,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判断出到底哪位同学的猜测是真的______.
(2)25℃时,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①为了验证上述解释哪种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D、固体NaHCO3
②若甲同学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若乙同学解释正确,溶液pH的值应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不同,前者不可逆,后者可逆,如加热漂白过的试液,如仍变红色,则乙同学对,否则,甲同学对,
故答案为:加热漂白过的试液,如仍变红色,则乙同学对,否则,甲同学对;
(2)①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加入CH3COONH4,而其它三种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判断甲乙两同学的解释是否正确,
故答案为:B;
②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加入CH3COONH4,如pH不变,说明是由于水解的原因,如pH变大,是由于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H+]减小,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反应将生成(?)
A.IOCl
B.ICl
C.HI
D.HCl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
A.NaOH
B.NaCl
C.HCl
D.Na2CO3
参考答案: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A错误;
B、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NaCl溶液抑制氯气的溶解,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故B错误;
C、盐酸是酸性物质,和氯气不会发生反应,不能吸收氯气,故C错误;
D、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2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