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硫酸,
①量取浓硫酸的体积应为?mL,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填“应该”或“不应”)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溶液也倒入烧杯中。
②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 玻璃棒 D. 50mL容量瓶?
E. 10mL量筒?F. 胶头滴管? G. 50mL烧杯? H. 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入编号,下同)?。
③定容时,若俯视液面,则所配溶液浓度?(填“偏高”、 “偏低” 或“无影响”)
若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应?。
A.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B.加热容量瓶使水挥发 C.重新配制
参考答案:(1)5.6?不应
(2)C﹑E﹑F﹑G﹑H
(3) 偏高? C
本题解析:由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得:18mol/L? V浓=C稀V稀/V浓=100﹡1/18=5.6ml,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后, 不应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溶液也倒入烧杯中,因为量筒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残留问题,所以如果洗涤之后浓度会增大的。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有C. 玻璃棒、E. 10mL量筒、F. 胶头滴管、G. 50mL烧杯、H. 100mL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若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点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计算(如果是用固体配置溶液,据m=nM=cVM计算,如果用浓溶液配置,据c(浓)V(浓)=c(稀)V(稀)求出所需浓溶液的体积);
第二步:称量或量取;
第三步:溶解(在烧杯中溶解),并冷却;
第四步:转移(转移至容量瓶中,要用玻璃棒引流);
第五步:洗涤(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定容时,页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
第七步:摇匀。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将乙烷与溴水混合光照制溴乙烷
C.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试剂能用来鉴别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是( )
A.BaCl2溶液
B.稀盐酸
C.AgNO3溶液
D.NaOH溶液
参考答案:A、氯化钡和硝酸钾以及氯化钾均不反应,没有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盐酸和氯化钾以及硝酸钾均不反应,没有现象,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硝酸银可以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但是和硝酸钾之间不反应,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硝酸钾和氯化钾与氢氧化钠均不反应,没有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为( )
| 实?验?事?实 | 结?论 ①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2是电解质 ②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H2CO3>H2SiO3 ③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O3->Al(OH)3 ④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⑤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NH4+
|
A.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①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电离生成氢离子、氯离子,HClO电离产生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使溶液导电,HCl、HClO是电解质,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H2SiO3,实际是碳酸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反应进行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强酸制备弱酸,故②正确;
③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中碳酸氢钠提供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生成Al(OH)3,符合强酸制备弱酸,故③正确;
④氮气分子中存在N≡N三键,化学性质稳定,但非金属性N>P,故④错误;
⑤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碱性气体,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故该溶液一定有NH4+,故⑤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