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

(注:NaCl熔点为801℃;
在181℃升华)
(1)
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和②?。?
(2)将
连续通人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
外还含有?,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定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①
(2分)
②
(2分)
(2)HCl和
(1分)?
(1分)
(2分)?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弱酸铵盐、弱酸酸式盐、氨基酸、蛋白质、酯、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等;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____________ ;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甲→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l2O3;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2)Fe2O3;Fe2O3+6H+==2Fe3++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8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提示:镁、铝均与酸反应,铝还能和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1)A中试剂为?.
(填“NaOH溶液”或“稀盐酸”)
(2)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
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⑥调整橡胶软管使D和C的液面相平。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
(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8分)
(1)NaOH溶液.(1分)
(2)①④③⑥①②(2分);
(3)2Al+2OH-+2H2O=2AlO2- +3H2↑(2分)
(4)偏小. (1分)
(5)33600(a-c)/b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因为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所以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C.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参考答案:A、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铝是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A错误;
B、Al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故B错误;
C、与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故C错误.
D、铝和氧气反应在Al箔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膜,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加热铝箔的时铝熔化了,但是氧化铝膜兜着熔化的铝不会滴落,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