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测得某反应在不同pH下产物A的浓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pH=6.8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一定pH范围内,溶液中H+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可采用调节pH的方法使反应停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为比较Al和Fe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甲中锥形瓶内盛放的是100ml稀盐酸(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1)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另一种是比较______.
(2)为了确保“Al和Fe的金属活动性不同是导致产生气体速率不同的唯一原因”,实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实验时除需保证甲中液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温度相同外,还需保证______.
(3)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内速率逐渐加快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t2~t3时间内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能使甲中的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

参考答案:(1)由v=△V△t知,反应速率与气体的体积和时间有关,所以一种是固定体积比较时间,另一种是固定时间比较体积.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大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溶液的温度、固体的表面积等,所以还需保证Al和Fe表面积相同.
故答案为:Al和Fe表面积相同;
(3)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放出的热量越多,溶液的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不断减小,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小.
故答案为:放热;盐酸浓度不断减小;
(4)要想使反应停止,没有反应物即可,所以将铁丝或铝丝从溶液中拔出即可停止反应.
故答案为:铁丝或铝丝从溶液中拔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
(1)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字母)
A.所需的活化能很高 B.吸收的能量很多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 1538
| 1760
| 2404
|
平衡常数K
| 0.86×10-4
| 2.6×10-4
| 64×10-4
|
①该反应的△H 0。
(填“>”、“=”或“<”)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温度下分别发生该反应。1538℃时,N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请补充完成1760℃、2404℃时N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3)2404℃时,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6mol N2和2.6mol O2,计算反应
N2(g)+O2(g)
2NO(g)达到平衡时NO的浓度。(此温度下不考虑O2与NO的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A(2分)
(2)① > (3分) ②(4分)

(3)设NO的平衡浓度为x
N2(g) + O2(g)
2NO(g)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 mol·L-1: 2.6 2.6 0
平衡时各物质浓度/ mol·L-1 2.6-x/2 2.6-x/2 x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2 L密闭容器中,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

(1)A点处,v(正)________v(逆),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B点正反应速率(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参考答案:(1)大于 大于 (2)b 1.5×10-3mol/(L·s)?(3)bc (4)bcd
本题解析:(1)NO是反应物,起始浓度是0.020mol÷2L=0.010mol/L,所以曲线c表示NO的浓度变化曲线。A点NO的浓度继续降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仍然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正反应速率。
(2)NO2是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浓度是增大的。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NO)=0.007mol/L÷2L=0.0035mol/L。曲线b平衡时的浓度为0.0035mol/L,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知,曲线b表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反应进行到2s是,NO浓度减少了0.010mol/L-0.004mol/L=0.006mol/L,所以氧气的浓度变化量是0.003mol/L,则氧气的反应速率是0.0030mol/L÷2s=1.5×10-3mol/(L·s)。
(3)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a.始终都存在v(NO2)=2v(O2)关系,故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逐渐减小,因此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可以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c.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到达平衡,故v逆(NO)=2v正(O2),可以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d.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答案选bc。
(4)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正确;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正确,答案选bc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难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答题时应注意平衡状态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下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
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