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相邻且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甲为常见的溶剂。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E和F可形成化合物丁。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2)B和C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其原因为?。
(3)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填分子式)。
(4)已知化合物丁熔点190℃,沸点183℃,结构如图所示。

①丙和丁比较,熔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其原因为?。
②则丁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有?(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5)G3+与元素A、C、F构成配合物戊,在含有0.001mol戊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287mg白色沉淀。已知该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则戊的化学式为?。
(6)三聚氰胺(结构如图)由于其含氮量高被不法奶农添加到牛奶中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造成全国许多婴幼儿因食用这种奶粉而患肾结石。三聚氰胺中N原子的杂化形式是?。
参考答案:(14分)(1)3d54s1(1分)?
(2)N(1分),O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2s22p4,而N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2s22p3,2p亚层属于半充满的稳定结构,难失去一个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较大(1分)?
(3)H2O2(1分)?
(4)①Al2Cl6?(1分)? NaCl是离子晶体,Al2Cl6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比分子晶体高(2分)?②BDE?(3分)
(5)〔CrCl(H2O)5〕Cl2(2分)?(6)sp2、sp3?(2分)
本题解析:A、C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甲为常见的溶剂,这说明甲是水,则A是氢元素,C是氧元素,乙是双氧水。B、C相邻且同周期,且B的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的,则B是氮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属于E是铝。A、D同主族,且D的原子序数小于铝的,所以D是钠元素。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且F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元素的,所以F是氯元素。D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则丙是氯化钠。E和F可形成化合物丁,则丁是氯化铝。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因此G是Cr元素。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G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1。
(2)由于O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2s22p4,而N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2s22p3,2p亚层属于半充满的稳定结构,难失去一个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较大氮元素。
(3)在双氧水中2个氧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
(4)①由于NaCl是离子晶体,Al2Cl6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点比分子晶体高,所以丙和丁比较,熔点较低的化合物是Al2Cl6。
②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键。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存在范德华力。又因为分子还含有配位键,所以答案选BDE。
(5)生成的0.287g白色沉淀是氯化银,物质的量是0.287g÷143.5g=0.002mol,这说明该化合物能电离出2个氯离子,则根据配位数是6以及Cr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知,化学式是〔CrCl(H2O)5〕Cl2。
(6)根据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可知,环上的氮原子既含有单键,也含有双键,所以是sp2杂化。而氨基中的氮原子全部形成单键,属于sp3杂化。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CO2分子的比例模型

B.甲烷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D.HClO的结构式:H-O-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A、B、C、D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A与D为同一主族.C的单质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原料,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B的氢化物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C.A与D可形成化合物AD,1mol该物质可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NA
D.由A、B、C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
参考答案:A、B、C、D四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序数最小,且是主族元素,则A为H元素;A与D为同一主族,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D为Na元素;C的单质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原料,C为O元素;B与C为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故B为N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多,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N>O>H,即D>B>C>A,故A错误;
B、B的氢化物为氨气,常温下为气体,C的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B的氢化物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低,故B错误;
C、NaH与水反应生成NaH+H2O=NaOH+H2↑,反应中NaH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故1molNaH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故C正确;
D、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硝酸铵,硝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元素的化合价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A.Mg3N2 B.BeCl2 C.AlCl3 D.SiC
①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与原子半径一样呈周期性变化
(2)①A ;②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Cl-,所发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C.氧气与臭氧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D.碘晶体和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