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23:53: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8分)(现有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a g 与100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分式表示 (1)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碳酸氢盐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盐酸过量,生成CO2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 余, 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CO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NaHCO3和KHCO3不是以等物质的量的混合,则a g 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体积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84:100或(21:25)?(2)5a/46?(3)22.4a/92或5.6a/23 (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5)(22.4/100)a~(22.4/84)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A.NaOH和Na2CO3; B.; C.; D. 。
| (3)设计实验确定(2)中白色固体中存在A项中的阴离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 ?
| ?
| (2)
| ?
| ?
| ?
参考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 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Na2CO3 Na2CO3和NaHCO3 NaHCO3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产生白色沉淀 CO32? (2)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滤液变红 有OH-
本题解析:(1)把NaOH溶液滴入烧瓶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CO2+2NaOH=Na2CO3+H2O,烧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所以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烧瓶及广口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空气经长导管进入,所以现象为: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CO2可能与NaOH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所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 (3)要检验A项即NaOH和Na2CO3,加足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CO32?;加入酸碱指示剂酚酞,可检验OH?。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CCl4中 D.钠比较活泼,但是它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4Na+O2=2Na2O,2Na+O2 Na2O2,A正确;B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钠的重要用途之一;钠的保存原则是将钠与空气和水隔绝,故应保存在密度小于钠的有机溶剂中, ,故C不正确;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周围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另外,钠跟水反应速率很快,故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0.2 mol? Na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 g溶液,将0.2 mol Mg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到b g溶液,则反应后两溶液质量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Na—H2差量为4.6 g-0.2 g="4.4" g,Mg—H2差量为4.8 g-0.4 g="4.4" g。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I.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 A.NaOH和Na2CO3;B. ;C. ;D. 。 (3)设计实验确定(2)中白色固体中存在A项中的阴离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 ?
| ?
| ②
| ?
| ?
| ? II.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 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2)C中反应生成Ba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4)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中U形管D中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I.(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Na2CO3?Na2CO3和NaHCO3? NaHCO3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产生白色沉淀 有CO32- (2)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滤液变红 有OH- ? II.(1)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2)Ba2++2OH-+CO2=BaCO3↓+H2O?(3)C D?(4)25% (5)B中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C装置中?(6)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
本题解析:I.(1)CO2+2NaOH=Na2CO3+H2O由于二者发生反应导致A装置的气体压强减小,B装置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导气管进入A装置。若其他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冒气泡。(2)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NaOH+CO2= Na2CO3+H2O,NaOH+CO2= NaHCO3。所以结晶后得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能是:A.NaOH和Na2CO3;B.Na2CO3;C.Na2CO3和NaHCO3;D.NaHCO3。(3)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O32-离子。②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滤液变红证明含有OH-。 II.(1)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2)C中反应生成BaCO3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OH-+ CO2= BaCO3↓+H2O。(3)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产生沉淀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度。错误。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可以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吸收,提高反应的准确度。错误。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对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无然后影响。正确。D.若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则由反应物挥发出来的HCl杂质又与其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正确。故选项为:C D。(4)由方程式CaCO3+2HCl=CaCl2+ CO2↑+H2O; CO2+ Ba(OH)2= BaCO3↓+H2O。可得关系式CaCO3-- BaCO3。即100g CaCO3—197g BaCO3.今BaCO3质量为3.94 g,所以含有的CaCO3的质量为2.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0g÷8.0g)×100%=25%.(5)B中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C装置中.(6)装置中U形管D中的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 ,以防止影响实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