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铁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棕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正确;
B.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烟,B错;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C错;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D错
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B.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C.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D.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某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是含钠元素的物质,可以是钠单质,也可以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A、金属K是在高温下用Na还原得到的,所以实验中用的K中会混有微量的Na,灼烧时火焰容易呈黄色,因此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隔着钴玻璃观察为紫色火焰,故A错误;
B、焰色反应是钠元素的性质,可以是金属钠,也可以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故B错误;
C、焰色反应是钠元素的性质,可以是金属钠,也可以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故C错误;
D、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焰色反应的概念应用,理解焰色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元素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
B.Na Cl
C.NaOH
D.Na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钠属于活泼的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主要是以验的形式存在,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1
B.上述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15
C.1mol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2mol
D.Cu3P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确定其比值;
B、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确定转移电子总数;
C、根据硫酸铜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确定转移电子数;
D、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解答:A、该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部分磷作氧化剂,部分磷作还原剂,硫酸铜是氧化剂,5P(氧化剂)+6P(还原剂)+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5+5):6=10:3,故A错误;
B、以还原剂P计算,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6×(5-0)=30,故B错误;
C、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转移电子
?15mol? 30mol
? 1mol?2mol
所以当1mol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2mol,故C正确;
D、该反应中磷化亚铜是还原产物不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等知识点,注意该反应中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会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FeCl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选项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