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已知31g白磷变成31g红磷放出18.39KJ热量,下面两个反应:
4P(白,s) + 5O2(g)=2P2O5(s) △H1
4P(红,s) + 5O2(g)=2P2O5(s) △H2
则△H1和 △H2的关系是
A.△H1>△H2
B.△H1=△H2
C.△H1 < △H2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两式相减,即得到4P(白,s)=4P(红,s),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H1-△H2=-18.39KJ/mol,所以△H1 < △H2,答案选C。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的有关应用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主要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H=" —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1mol N2(g)与3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3(g)时放出92.4kJ热量,但是合成氨是可逆反应,正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完全消耗,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A错误;氦气是惰性气体,不能改变各组分的浓度,虽然能增大压强,但是平衡不能移动,故B正确;正反应是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能使平衡右移,平衡常数增大,而缩小容器体积就是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也右移,但是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起始时容器内气体总量为(1+3)mol=4mol,若氮气减小0.2mol,则氢气减小0.6mol,氨气由0增加为0.4mol,则平衡时含有0.8molN2、2.4molH2、0.4molNH3,则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量为(0.8+2.4+0.4)mol=3.6mol,3.6/4=90%,则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量是起始时容器内气体总量的90%,故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若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则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关
D.氮气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很稳定,是因为其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
参考答案: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
B.根据断键稀释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确定反应热,如果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则该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则该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
D.氮气中氮原子间存在氮氮三键,键能较大,导致氮气在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很稳定,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KMnO4 ?O2
B.KI ?I2
C.CaCO3 ?CO2
D.HCl ?H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则选项中物质具有还原性,加入氧化剂之后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解答:A.KMnO4在加热条件下可分解生成O2,无需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A错误;
B.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正确;
C.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离子半径是镁离子小于钙离子小于钾离子,因此离子键最强的是氧化镁,其次是氧化钙,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