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单独占据1个原子轨道的电子)数为2的是
A.O
B.N
C.Cu
D.F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5分)下表中列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T的信息。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1
|
Y
| 其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3倍
|
Z
| 其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的阴阳离子电子数相同
|
W
| 其单质在Y2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T
| 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
|
?
回答下列问题:
(1)Y、Z、W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T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X、Z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ZX3,其晶体中化学键类型有?,晶体类型为?。
(3)T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Y的沸点比H2W高的原因是?。
(4) Z2 WY3溶液呈?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25℃、101 kPa下:
①2Z(s)+
?Y2(s)=Z2Y(s)?△H1=-414KJ/mol
②2Z(s)+ Y2(s)=Z2Y2(s)?△H1=-511KJ/mol
则1mol Z2 Y2(S)与足量Z(s)反应生成Z2 Y(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Na+<O2-<S2-;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2)离子键、共价键;离子晶体;(3)HClO4,水分子间易形成氢键;(4)碱,SO32-+H2O
HSO3-+OH-,HSO3-+H2O
H2SO3+OH-;
(5)Na2O2(s)+2Na(s)=2Na2O(s)?H= -317KJ/mol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是N;Y是O;Z是Na;W是S;T是Cl。(1)Na+、O2-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而S2-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8.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微粒来说,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故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a+<O2-<S2-;17号元素Cl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2)N与Na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aN3,其晶体中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其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3)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H2O的沸点比H2S高是因为在水的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4) Na2SO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的两种方程式是SO32-+H2O
HSO3-+OH-,HSO3-+H2O
H2SO3+OH-;①×2-②,整理可得Na2O2 (s) +2Na(s)=2Na2O(s)?H= -317KJ/mol。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两种元素原子X和Y,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X原子的L层电子数的2倍。则X、Y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识的运用。由于Y原子的M层比X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说明Y原子的M层的电子至少有3个,那么Y原子的L层必为8个电子,则X原子的L层有4个电子,M层无电子。由此推出Y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3,X原子为6,即X、Y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为6和13。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元素中,电负性依次减小的是 (?)
A.K、Na、Al
B.O、Cl、H
C.Si、P、H
D.O、S、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据此可知选项A中电负性依次增大,B中依次减小,C中电负性是P>Si>H,D中,电负性是O>Cl>S,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电负性含义以及影响因素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Y、Z元素分别为N、P、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Z>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Z的氢化物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A、读图可知元素排列规律,正确;B、按图中规律,白格含有主族元素和零族元素,灰格中含有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错误;C、原子半径:P>N>O,错误;D、非金属性:O>N>P,则稳定性:H2O>NH3>PH3,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