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硫酸可吸收氨气生成铵盐;C:氯化镁也可与氨气生成浑浊;D:NH3不属于碱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凝集为原来物质的是(?) A.碘片 B.氯化铵 C.碘化铵 D.碳酸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碘片有升华的性质,但在升华过程中没发生化学变化;氯化铵受热分解成NH3和HCl气体,冷却后两气体又结合成NH4Cl;碘化铵受热也分解,但分解产物HI由于不稳定能再分解为H2和I2,冷却后得不到碘化铵;碳酸钠受热难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本题共16分)将1.68克铁粉投入100mL稀硝酸中,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硝酸的还 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使铁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灼烧、称重,得固体a克,把滤液蒸干、灼烧、称重,得固体b克。 根据题意完成第57~60题: 57.此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 58.a克固体的成份是?,质量为?克; b克固体的成份是?,质量范围为?克。 59.假如反应中放出NO的体积(标况下)为582.4 mL,若向铁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铁屑,该溶液还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60.已知:25℃时NaOH的溶解度为118克/100克水。25℃时,把15克NaOH固体溶解在一定量水中,配成20克溶液,其密度为1.44g/mL。用该溶液去沉淀铁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的全部铁元素,至少需要取该NaOH溶液?mL。
参考答案:(本题共16分) 57、[0.8 mol/L,1.2 mol/L](3分) 58、Fe2O3;2.4;NaNO2;[4.14,6.21] (6分) 59、0.504克(3分) 60、4.0.(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R2O 在一定条件下能把Mn2+氧化为MnO ,反应后R2O 转化为RO 。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值为2 B.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n值为3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得电子总数为( -6)×2×5,失电子总数5×2=10,根据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则( -6)×2×5=10,即n=2。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 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 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 白色喷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因NaHCO3溶液抑制CO2的溶解,所以挤压胶管的胶头,容器压强变化不明显,则不会形成喷泉,故A错; B、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喷泉,又因氨水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故形成红色喷泉,故B正确; C、因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CuS沉淀,所以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溶液中有黑色的CuS,溶液变黑,故形成黑色喷泉,故C正确; D、因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溶液中有白色的AgCl,溶液变白,故形成白色喷泉,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喷泉实验,学生掌握发生喷泉的条件是气体极易溶于水或气体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气体的体积变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