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只要能源充足而且价格低廉,废弃物中的原子都可以成为有用物质的原料
②化学家能合成大量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
③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兴趣
④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8分)有人设计溴苯的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滴入混合液几分钟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 min—3 min后,可以在a管底部得到_________。
(4)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U形管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gN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管带有支管,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为加强此作用,还可在支管口处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6H6+Br2
C6H5Br+HBr↑
(2)(Ⅰ)看到黄色蒸气(Ⅱ)气体为无色
(Ⅲ)呈橙红色(Ⅳ)呈现白雾
(3)无色油状溴苯
(4)除溴苯中溴?除溴化氢中混有的溴蒸气?检验HBr气体
(5)减压?用吸耳球在支管口处减压
本题解析:苯与液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量,使部分溴挥发,使气体呈黄色,气体通过苯后,溴蒸气被苯吸收,使Ⅲ中形成溴的苯溶液而呈橙红色,最后进入Ⅳ中的为HBr气体。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某学生设计下列实验来制取、检验HCl气体溶水性及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1)装置III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2)装置I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
(3)如何检验装置II的气密性______.“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装置III要达到实验目的有设计上的不足,请设计出改进方案______.
(5)写出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F装置的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离子浓度关系式______.
参考答案:(1)装置III中能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能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所以实验目的是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故答案为: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2)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3)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下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烧瓶,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在水面下的导管内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空气柱,如果有就证明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骤减,外界大气压不变,导致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是作用下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故答案为:将导管下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烧瓶,看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在水面下的导管内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空气柱,如果有就证明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因为氯化氢的存在干扰了二氧化碳和苯酚的反应,所以在二氧化碳和苯酚反应之前要除尽氯化氢气体,改进方案为:从E装置中导出的气体先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再将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
故答案为:从E装置中导出的气体先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再将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
(5)二氧化碳、水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

+NaHCO3;溶液中阴离子有HCO3-、CO32-、OH-,阳离子有Na+、H+,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C(HCO3-)+2C(CO32- )+C(OH-)+C(C6H5O-)=C(Na+)+C(H+).
故答案为:

+CO2+H2O→

+NaHCO3;C(HCO3-)+2C(CO32- )+C(OH-)+C(C6H5O-)=C(Na+)+C(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8分)有一包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样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针筒a分次注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再用针筒b收集生成气体的体积(忽略针筒壁之间的摩擦)
?
(1)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反应生成的CO2体积,必须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的体积为V1mL,充分反应后,针筒b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为?mL。
(2)某学生通过实验,测得如下数据(所用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矧),下列分析推理错误的是?。
?
| 50mL稀硫酸
| 50mL稀硫酸
| 50mL稀硫酸
|
m(混合物)
| 9.2g
| 15.7g
| 27.6g
|
V(CO2)(标况)
| 2.24L
| 3.36L
| 3.36L
|
①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②15.7 g混合物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③加入混合物9.2 g时稀硫酸未反应完
④计算出样品中NaHC03和KHC03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在转移溶液时,如果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混合物中NaHC03和KHC03物质的量之比?(选填“偏人”、“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在进行某实验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为绿色,后者为蓝色。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们进行了讨论后,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这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另一种认为,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已知0.3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
参考答案:不同意(1分)?浓硝酸、稀硝酸均过量,Cu全部转化为Cu2+,则在同体积的溶液中Cu2+浓度相同、溶液颜色应该相同(2分)
加水稀释看能否由绿色变为蓝色(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0.2mol(2分)
本题解析:因溶液的颜色由有色离子的浓度来决定,而Cu2+浓度相同,颜色应该相同,故答案为:不同意; 浓硝酸、稀硝酸均过量,Cu全部转化为Cu2+,则在同体积的溶液中Cu2+浓度相同、溶液颜色应该相同。
因除去NO2若颜色变蓝,则是由于Cu2+与NO2混合的结果,故答案为:加水稀释看能否由绿色变为蓝色。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在这个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知道有2mol硝酸被还原成NO,参加反应的硝酸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而0.3molCu和0.8molHNO3完全反应,所以硝酸物质的量为0.8mol,则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是0.2mo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铜与硝酸的反应,根据问题情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