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各栏对应关系全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纯碱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属于盐类;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NaHCO3,属于盐类;
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属于金属氧化物;
D、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解答:A、因纯碱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属于盐类,故A错误;
B、因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NaHCO3,属于盐类,故B错误;
C、因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属于金属氧化物,故C错误;
D、根据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俗称、主要成分化学式以及类别的关系,难度不大,可根据课本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和速率
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索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氟是最强的非金属,没有含氧酸,选项D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T
| X
| Y
| Z
|
性质 结构 信息
|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其单质是常见的助燃剂。
|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常温下单质气体性质稳定,但其原子较活泼。
| 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1)写出元素T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写出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离子半径比较:Y离子?Z离子(填“>”或“<”)。
(2)写出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4)元素T与氟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氟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氟气与T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T的单质
c.氟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T元素呈正价态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参考答案:(1)
?>
(2)1S22S22P63S23P1
(3)Al(OH)3
Al3+ + 3OH- 、Al(OH)3
AlO2- + H+ + H2O
(4)F? bc
本题解析:
(1)T元素人体内含量最多,且单质是常见的助燃剂,故T为氧元素。X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常温下单质气体性质稳定,但其原子较活泼。故X为氮元素。Y但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Y为钠元素。Z为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故Z为铝元素。Y、Z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故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反应越小,故Y离子>Z离子。
(2)Z为铝元素,故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
(3)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其电离分为酸式电离,Al(OH)3
AlO2- + H+ + H2O;碱式电离,Al(OH)3
Al3+ + 3OH-。
(4)T元素为氧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故非金属性O<F。a,二者都为分子晶体,单子颜色的深浅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控制。b,氟气与T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T的单质,证明,F能够将T的氢化物中置换出来,证明F的非金属性较强。c,氟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T元素呈正价态,证明F得电子能力大于T,故F的非金属性较强。d,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的难易程度,或得到氢化物的稳定程度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数目无关,故选择b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甲、乙两种金属性质比较:①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②常温下,甲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比较,乙比甲的强;④以铂作电极,含甲、乙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液电解,乙先析出;⑤甲、乙作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乙电极表面产生气泡。上述项目中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金属性强的是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金属性越强和水或酸反应的就越剧烈,就越容易置换出氢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解析就越强,但相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一般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一般作正极。活泼的金属可以把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性强弱和单质的熔沸点高低无关,所以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14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F的单质在D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的单质在D2中燃烧可生成BD和BD2两种气体;E的原子序数为B的两倍;A元素的一种核素中不含中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ED的电子式为?。
(2)E单质在BD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D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CD,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此可知CD和FD2中还原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A、C、D、F四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5 :1 :4 :1形成化合物甲,则甲的化学式为?。将0.01mol/L的甲溶液与0.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沉淀,已知该沉淀的Ksp="x" ,则混合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为?mol / L(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14分)(每空2分)(1)N≡N?
(2)2Mg+CO2
2MgO+C
(3)3SO2+3Ba2++2 H2O +2NO3-=3BaSO4↓+2NO↑+4 H+?SO2
(4)NH4H SO4? 100x
本题解析:A元素的一种核素中不含中子,则A是H元素;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化合物应是SO2,所以F是S元素,D是O元素;B比D的原子序数小,且B的单质在D2中燃烧可生成BD和BD2两种气体,则B是C元素;则C是N元素,E是Mg元素。
(1)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所以其结构式为N≡N?;MgO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其电子式为
(2)E单质在BD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黑色固体为单质C,白色固体为Mg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
(3)SO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SO2+3Ba2++2 H2O +2NO3-=3BaSO4↓+2NO↑+4 H+;在该反应中硝酸作氧化剂,NO是还原产物,SO2作还原剂,所以SO2的还原性大于NO的还原性;
(4)H、N、O、S四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般为铵盐,所以按原子个数比为5 :1 :4 :1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NH4H SO4;Ba2+的物质的量是SO42-的物质的量的3倍,所以二者结合成BaSO4后,溶液中有Ba2+剩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0.03mol/L-0.01mol/L)/2=0.01mol/L,根据该沉淀的Ksp=c(Ba2+)c(SO42-)="x" ,所以则混合溶液中酸根离子的浓度c(SO42-)="x/" c(Ba2+)=100x。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