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颜料铁红(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Fe2O3 + SO2↑+SO3↑,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他依次将气体通过盛有(I)BaCl2溶液、(II)x溶液、(III)NaOH溶液的三个装置。则下列对该方案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I)中会生成BaSO3、BaSO4两种沉淀
B.可将(I)中的BaCl2溶液改为Ba(NO3)2溶液
C.(III)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SO2气体
D.(II)所盛x应为品红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工业上用固体硫酸亚铁制取颜料铁红(Fe2O3),反应原理是:
2FeSO4?Fe2O3 + SO2↑+SO3↑,某学生欲检验该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物质,他依次将气体通过盛有(I)BaCl2溶液,其作用是出去气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不能将其换成硝酸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验证生成的气体物质。(II)x溶液 其作用是检验气体是不是除干净了、(III)NaOH溶液,其作用是尾气处理。所以(II)所盛x应为品红溶液,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均源自于课本,学生一定要熟悉基本的课本知识,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此题便不难解决。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该小组同学对这三套装置进行了评价,认为甲和乙装置各有优缺点,甲装置的优点是?,乙装置的优点是?。
(2)丙装置综合了甲和乙的优点,是一套比较合理的装置,试管C中是?溶液,A中玻璃管可起到防止B中品红溶液倒吸的作用,其原理是?。
为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C溶液吸收,可采取的操作是?。
(3)写出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小组同学用丙装置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除了课本上描述的实验现象外,试管A内还生成了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成分可能是?。
参考答案:
(1)有尾气处理措施 (1分);
将铜片改为铜丝,溶液中插入铜丝反应开始,抽出铜丝反应停止,节约药品或“控制反应的进行”(合理描述均给分,1分)
(2)NaOH(或KMnO4等)(1分);玻璃管可平衡内外气压,A中气压不会减小(1分)?;从玻璃管口处鼓入大量空气(1分)
(3)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分)?无水硫酸铜(1分)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1)有尾气处理措施;将铜片改为铜丝,溶液中插入铜丝反应开始,抽出铜丝反应停止,节约药品或“控制反应的进行”
(2)吸收二氧化硫可以用NaOH(或KMnO4等);玻璃管可平衡内外气压,A中气压不会减小;从玻璃管口处鼓入大量空气
(3)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结合题中信息可能为无水硫酸铜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产生的NO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所以经硫酸干燥后,在收集时由于NO密度比空气小,而且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H2SO4(浓)+2NaCl
Na2SO4+2HCl↑,HCl是酸性气体,用浓硫酸干燥。由于HCl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正确。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由于产生的氢气密度不空气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由于H2S有还原性,浓硫酸有氧化性,二者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C.常温下,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或浓硝酸
D.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无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常温下,铁质或铝质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阻止了对其内部金属的进一步腐蚀,故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或浓硝酸,C正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2, SO2是酸雨的罪魁祸首,严重污染空气,故D不正确。
点评: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是高一必修一的一个重点知识,考生要特别注意浓硫酸的特殊性质,做到熟记于心。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只存在于溶液中的酸是(?)
A.HCl
B.H2SO3
C.H2SO4
D.H3PO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H2SO3存在于SO2的水溶液之中,加热蒸发水分时会分解,故它只存在于溶液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