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1分)为探究Na、M
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实验 现象
|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 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 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2)写出钠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子结构理论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因此_________逐渐减弱。
2、选择题 下表列出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关该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10
| 11
|
17
| 18
| 19 A.每一横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B.每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C.中间的纵行元素很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化合 D.左边纵行元素的金属性很强
|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第一横行中的9、10有2层电子,11有3层电子;第二横行中的17、18有3层电子,19有4层电子。每一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分别为7、8、1。中间的纵行元素是稀有气体Ne、Ar,很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化合。左边纵行元素分别是F、Cl,非金属性很强。
马上分享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