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装置)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和物.(填代表该装置的字母)

①______分离酒精(沸点为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溶于酒精)的混合物
②______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
③______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④______从CO2和HCl混合气体中获得CO2,气流方向为______
A.短管进气长管出气?B.长管进气短管出气?C.A、B两种方案均可.
参考答案:①酒精和甲苯互溶,但二者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在蒸馏烧瓶中进行操作,故答案为:D;
②碳酸钙不溶于水而碳酸钠易溶于水,加入水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③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进行分离,故答案为:C;?
④CO2和HCl混合气体中获得CO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小苏打溶液,HCl和NaHCO3反应生成CO2,通常在洗气瓶中进行分离,洗气时导管应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答案为: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仅用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
参考答案:A.铜比银活泼,可置换出银,以达到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的目的,故A正确;
B.CO2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
C.仅加入BaCl2溶液,不能排除Cl-或SO32-的影响,可能生成AgCl或BaSO3、BaSO4等沉淀,故C错误;
D.仅用BaCl2溶液,只有硫酸和硫酸钠生成沉淀,不能鉴别二者,也不能鉴别其它物质,可用石蕊和氯化钡鉴别,将石蕊加入五种溶液中,根据石蕊遇碱变蓝色,可以首先鉴别出氢氧化钠,会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是盐酸、硫酸,不会使石蕊变色的是硫酸钠、硝酸钾,然后取使石蕊变红的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无现象的是盐酸,然后取不会使石蕊变色的两种溶液少许,滴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现象的是硝酸钾,根据此方法可以鉴别,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髙纯氧化铁(a-Fe2O3)是现代电子工业重要材料。实验室用硫铁矿烧渣 (Fe2O3、FeO、SiO2等)为原料制备髙纯氧化铁的步骤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过滤操作中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
(2)实验室需240mL4.8mol ? L-1的硫酸溶液,若用18.4 mol ? L-1的浓硫酸进行配制,所需要的最主要仪器为________。
(3)溶液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简述如何检验溶液Z中的阴离子________。
(5)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列举W的一种用途________。
(6)?某实验小组设计的氨气制备实验流程为:发生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则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7)将多余的氨气分别通入水中或盐酸中,若得到25℃0.1 mol.L-1的NH3 ? H2O溶液或NH4Cl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比较NH3 ? H2O的电离程度和NH4Cl的水解程度大小。
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漏斗、烧杯、玻璃棒(少一项扣1分,最多扣2分)
(2)250ml容量瓶(木容积不得分) (3)2Fe3++Fe=3Fe2+
(4)取少量溶液Z于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42-。 (5)洗涤(1分);用于化肥(1分) (6)a→e→d→h→g→f
(7)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0.1mol/L)、等体积的氨水、NH4Cl溶液混合,若混合液pH>7,表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否则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或用pH计分别测25℃时0.1mol/L氨气、NH4Cl溶液的pH,然后比较c(OH-)和c(H+),若c(OH-)>c(H+)表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若c(OH-)<c(H+)表明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
本题解析:(1)过滤操作中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2)由于没有250ml容量瓶,所以要配制240ml稀硫酸,所需要的最主要仪器为250ml容量瓶。
(3)由于溶液X中含有铁离子,因此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4)根据流程图可知,溶液Y是氯化亚铁和硫酸的混合液。通入氨气后生成硫酸铵,因此溶液Z中含有SO42-。检验SO42-的操作是取少量溶液Z于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42-。
(5)固体从溶液中过滤出来后,需要洗涤。因此操作I的名称是洗涤;溶液Z中加入碳酸铵后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因此W是硫酸铵,其主要用途是用于化肥。
(6)根据装置图可知,A是发生装置。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所以用E装置收集氨气,D装置进行尾气吸收。由于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要干燥管高燥氨气,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e→d→h→g→f。
(7)要比较NH3 ? H2O的电离程度和NH4Cl的水解程度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等浓度、等体积的二者混合液的pH,或直接测量等浓度溶液的pH。即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0.1mol/L)、等体积的氨水、NH4Cl溶液混合,若混合液pH>7,表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否则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或用pH计分别测25℃时0.1mol/L氨气、NH4Cl溶液的pH,然后比较c(OH-)和c(H+),若c(OH-)>c(H+)表明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若c(OH-)<c(H+)表明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42-的检验;氨气制备、收集、除杂以及尾气处理;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比较等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剩余的液体利用余热蒸干,错误;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正确;C、分液操作时,为避免二次污染,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D、萃取操作时,在选择萃取剂时,要求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溴化钠溶液(NaI)
| 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CO(CO2)
| 饱和NaHCO3溶液
| 洗气
|
C
| FeSO4(Fe2(SO4)3)
| 足量铁屑
| 过滤
|
D
| CO2(SO2)
| NaOH
| 洗气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