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
C.若⑧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指血浆、淋巴液以及组织液,它们是细胞的生活环境,供给细胞所需的营养。但是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还是在细胞内,进行能量和物质的转化;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机体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浆细胞)分泌抗体,没有识别抗原功能;效应T细胞 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而不是识别抗原。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液免疫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
B.细胞I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C.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白细胞介素、溶菌酶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免疫调节。根据体液调节过程分析,细胞I为B细胞,细胞II为记忆细胞,细胞III为效应B细胞,①为抗原处理呈递过程,②为抗原呈递过程,③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④为二次免疫,抗原刺激记忆细胞,⑤和⑥为B细胞增殖分化过程,⑦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过程,⑧为抗体分泌过程,⑨为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二次免疫速度快于初次免疫,因此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A正确。记忆细胞和B细胞均能接受抗原刺激,B正确。抗原处理依赖于吞噬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基团后要吞噬细胞处理分解,C正确。图中免疫活性物质仅指抗体,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
B.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
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
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兴奋传递与兴奋传导的过程与特点,属于理解层次的考查。静息状态时,神经元膜内外的电位是内负外正。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缩手反射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的,在C中有两个突触结构,突触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所以每经过一个突触,会出现两种类型的传导方式,电信号传导和化学信号传导,所以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4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在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电流计连接神经纤维的两个点上先后发生兴奋,所以要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质、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H2O2酶属于胞内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 ]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