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生作进化的方向
D.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逐渐适应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恐龙在中生代中期曾异常繁盛,但到中生代后期就灭绝了,利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恐龙灭绝的原因是
A.环境变得太突然
B.恐龙没有变异,没有进化的原材料
C.恐龙缺乏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因而被环境淘汰
D.恐龙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就没有进化,因此灭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生物进化的历程不包括
A.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
C.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D.厌氧型生物→需氧型生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细胞外消化食物的种类,数量比细胞内消化多,故较进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分析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海龟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定导致海龟种群分化成不同的物种
C.在这个海岛上一直就存在连趾和分趾两种海龟,故在这若干万年中海龟没有进化
D.若干万年后,海龟种群个体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多种,如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等,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题目中没有说到形成了新物种,海龟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也不一定导致海龟种群分化成不同的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在这过去的若干万年中W和w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故该海龟在进化过程中。所以A项正确 。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植物的花有的有蜜腺,有的没有蜜腺,花有蜜腺的种类经常有昆虫“访问”,因此能够很好的传粉,由于具有蜜腺能带来好处,许多花的蜜腺也越来越发达。这种现象说明
A.器官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向的
D.生物对环境都是适应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有蜜腺的种类经常有昆虫“访问”,具有蜜腺能带来好处,许多花的蜜腺也越来越发达,这种现象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向的。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