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火炬树是北京为实现绿色奥运而引入的一宗外来植物,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火炬树相比
A.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B.形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而不是种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正确;C,只有存在生殖隔离才是两个物种,只存在地理隔离的不同种群是一个特种;D,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某些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并且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正常存活,那么,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染色体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故A正确;重组酵母菌的性状受其遗传物质的控制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故B正确;重组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酵母菌有所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故C正确;重组酵母菌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改变酵母菌的进化方向,生物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环境条件)决定,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
点评:本题情景比较新颖,以人工拼接的方法产生酵母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背景,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低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故本题答案选AD。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