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外来物种的入侵能使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能改变进化的速率和方向,A正确;物种间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下不断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现代综合进化论,判断下列表述哪种正确:
A.生物进化在方向上是随机的
B.从进化的方向上看,生物进化是不定向但适应局部环境的
C.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恒定式的演化模式
D.自然选择下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了生物进化的不定向性,变异是随机的,但生物进化不是随机的。进化是非匀速的,在种的形成期间进化加速,在种形成后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只有产生生殖隔离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为Ab:aB:AB:ab=4:4:1:1,该生物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可能性为:
A.1/16
B.34/64
C.1/160
D.34/1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知,四种配子中Ab占的比率为4/10;aB占的比率为 4/10 ;AB占的比率为 1/10 ;ab 占的比率为1/10。后代可能出现的纯合子为AAbb的概率为16/100;aaBB的的概率为16/100;AABB的概率为1/100;aabb的概率为1/100,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6/100+16/100+1/100+1/100=34/100,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概率的计算规律以及配子的随机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使害虫产生定向的抗药性变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在开始使用该农药时,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具有抗药性的少部分个体存活下来,后来由于抗药性逐代积累加强,使害虫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故ABC三项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错误选项为D。
考点:生物的进化
点评:本题属于学生的易错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由于繁殖需要,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且所有小白兔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52%
C.48%
D.57%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15%=3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55%=11000,vv基因型的个数为20000×30%=6000,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这时VV基因型的个数为3000+2000=5000,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5000/22000+11000/22000×1/2= 48%。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