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 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岭17%的样品
C.含腺嘌吟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含有3个氢键的G—C碱基对结构较稳定。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其DNA分子结构较稳定,因此所含的G—C碱基对比例较高,故本题选B。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碱基对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营养物质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或只进行厌氧呼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装置一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装置内的CO2,则装置内气体变化只是由O2体积变化引起;装置二中蒸馏水对气体没有影响,则装置没气体变化是由O2、CO2变化共同引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放出CO2相等,即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放出CO2,则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液滴右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消耗O2放出CO2但是放出CO2体积大于消耗O2体积,则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如果两装置中液滴不移动,则表明酵母菌已经失活。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生物DNA的分子组成中,若腺嘌呤(A)占碱基的32%,那么鸟嘌呤(G)占
A.23%
B.32.%
C.18%
D.3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的数目等于T,G的数目等于C,所以不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等于所有碱基的一半,依题意即A+G=50%,所以G=18%。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如果两个生理过程产生了等量的二氧化碳,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A.3∶1
B.1∶3
C.2∶1
D.1∶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CO2的比为6∶2,则产生等量CO2,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3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表示大田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植物的净光合强度为0
B.c点与b点相比,C3含量减少
C.若提高大气中CO2浓度,b点向右移动
D.ac段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因此植物的净光合强度为0;c点与b点相比,光照强度强,产生的ATP和[H]多,还原的C3也就多,所以C3含量减少;ac段时,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是由于光照不强,所以ac段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若提高大气中CO2浓度,b点应向左移动,所以C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