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目前,全世界都在积极防治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国已研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免疫接种,使许多人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B.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人体只需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C.可用经灭菌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之大量增殖
D.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核糖体,组成其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只有4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
C.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山车时过度紧张,会通过神经调节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肾上腺素能促进代谢,从而使心跳加快;此时有氧呼吸增强后产生的CO2会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故答案选A。
考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③④组成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二氧化碳等物质
C.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先进入②,再进入③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知,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故A错;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故B错;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组织液中,故C错;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①顶端优势 ②根的向地性 ③茎的向光性 ④茎的背地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体现了两重性,茎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特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下列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确诊得了甲型H1N1流感,一定要马上服用抗生素治疗
B.给人体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也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C.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
D.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细胞免疫而不产生体液免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关注现在流行的甲型流感疫情,考查了甲型H1N1防治的一些常识及免疫知识。A项,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B项,疫苗具有特异性,普通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无效;C项,灭活的病毒可以作为疫苗;D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会引起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试题评析:
关注甲型流感疫情,利用甲型流感创设了题目情境,使题目具有时代气息。在2009各地高考中,有三地高考中涉及到甲型流感相关知识,所以该方面知识考查值得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