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血液的pH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血液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缓冲物质是
A.H2CO3/NaHCO3
B.HCl/NaHCO3
C.H2SO4/Na2SO4
D.H2CO3/NaOH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液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 ,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可与NaHCO3 反应,碱性物质增多时,会与H2CO3,使血液PH维持正常范围。
考点:本题考查血液PH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稳态是指细胞外液各方面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
B.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
C.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既增加了非糖物质转换为糖类,又减少了血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D.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通过酶与代谢过程产生物质的可逆性结合而进行的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剌激,则a处膜外 电位变化为:正电位→ 负电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中b处可以判断出: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且兴奋在Ⅰ处可以双向传导,但兴奋在b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可以到达a处,a处膜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最后又恢复为原来的内负外正;在Ⅱ处施加剌激,兴奋可由传导到b处,但不能到达a处,所以a处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向正常人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时,以下能发生的有
A.有机物分解加强
B.对氧的耐受性增强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
D.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及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正确。新陈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机体产热增加,对氧的耐受性减弱;B、D错误。体内甲状腺含量升高,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
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D.激素C对激素A、B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受激素B调节,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受激素A调节,则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当激素C分泌增加时,对激素A和B的分泌起抑制作用。
考点: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