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轴突是神经细胞的
A.一种细胞器
B.保护结构
C.分泌物
D.突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的突起由于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树突和轴突。
A.一种细胞器,不符合题意。
B.保护结构,?不符合题意。
C.分泌物,不符合题意。
D.突起,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突触的结构。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突触的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内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C.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D.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靶细胞死亡后,只是暴露出抗原;效应T细胞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淋巴因子,而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穿孔素)的分泌过程中,起加工作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找出错误的一项

A.6个装置中,胚芽鞘能弯曲生长的有1、5、6
B.4直立生长是因为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刺激
C.比较1、2、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弯曲还与单侧光有关
D.比较1和6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胚芽鞘的弯曲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装置1和2属于一组对照试验,1会发生弯曲生长,2没有尖端,不生长;装置3没有单侧光刺激,因此直立生长;装置4尖端有锡箔小帽,接受不到单侧光刺激,因此直立生长;装置5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正中,单侧光对它无影响,胚芽鞘将会直立生长;装置6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左侧,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故答案选A。
考点:胚芽鞘的向光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这两个知识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实现的。下列有关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在突触前膜内形成递质小泡由前膜融合,并释放出来到突触间隙中,再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离子通道开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存在时间延搁,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兴奋在突触处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间隙;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和突触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时间延搁,理解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玉米的根冠被切除后,约5天即可再生出完整的新根冠。但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内却不能再生出根冠,其理由最可能是下列各条件中的哪条
A.根冠的形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关
B.根冠的形成与光周期有关
C.根冠的形成与昼夜温差有关
D.根冠的形成与重力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宇宙飞船中的特点是无重力作用,生物新陈代谢出现异常,显然与此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