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正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D.若d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 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参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去。据此分析可知,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增加,A错误;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减少,B错误;若c能抑制[H]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C正确;若d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增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提取信息和迁移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减少24ml,二氧化碳增加48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密闭容器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根据化学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可得氧气消耗24ml,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4ml,故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24ml。再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根据比例可得,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考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点评:本题考查了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合成糖类和消耗糖类的结构分别是
A.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B.核糖体、染色体
C.高尔基体、内质网
D.叶绿体基质、细胞溶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的情况下,绿色植物叶片因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强度略有下降,这时,叶肉细胞内的C3、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出现的变化依次是?(   )
A.升、降
B.降、升
C.降、降
D.升、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夏季晴朗的中午,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其原因是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CO2来源减少,影响暗反应中CO2固定(CO2+C5→2C3),三碳化合物 生成量减少,C5消耗减少,含量增加;选B。
考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主动运输的特点
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
B.需要载体协助
C.需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有三个:需要载体协助、需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运输。故本题答案选A,物质跨膜运输中的被动运输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扩散。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区分层次的考查,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