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C.人体内的免疫器官有脊髓、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人生来就有,无特异性,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后天接触病原体等之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B正确。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脊髓属于神经系统;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效应B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分泌)、和溶菌酶;D正确。
考点:免疫系统。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相关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识记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2006年3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地方政府防治艾滋病不力将被严惩。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B.艾滋病可通过握手传染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毒感染,可通过母婴遗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艾滋病是由于HIV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而导致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
A.皮肤
B.黏膜
C.内脏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皮、内脏器官及其粘膜,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不可能有
A.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
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
C.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D.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指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双向渗透,组织液也可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当组织液增多时,会导致组织水肿。如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向组织液渗透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只会导致尿量增加。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
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中水平衡中枢兴奋,并合成抗利尿激素,运送到垂体,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重吸收,也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渴觉,通过饮水补充体内的水分,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