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过度饥饿——胰岛素
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
C.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度饥饿,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故A错误。饮水过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故B错误。食物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挂C正确。温度过高,机体通过增加散热量,调节体温处于相对恒定,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降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其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C.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D.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自身免疫病的实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浆细胞可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其细胞周期变短。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和血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蛋白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成分和含量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几乎不含蛋白质。
考点:考查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区别。
点评:难度中等,熟记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实现的,故A错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是使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故B正确,C错误。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
①?葡萄糖分解成?C02、水?
②?抗体与抗原反应?
③?淋巴因子?
④?神经递质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